[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发光屏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80502.9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倩倩;朱映光;张国辉;谢静;王静;苏乃文;胡永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30 | 分类号: | H10K59/30;H10K59/38;H01L27/15;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蒋舰 |
| 地址: | 065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发光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屏体装置,屏体装置由所述屏体装置包括若干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为蓝绿光元件,所述蓝绿光元件平铺排列或堆叠排列设置形成所述屏体装置,或,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蓝光元件和绿光元件,所述蓝光元件和绿光元件交替平铺排列设置或交替堆叠排列设置形成所述屏体装置。本申请通过排列发光元件的方式实现了蓝绿光的混光,还提高了屏体亮度的提高,相对于单个发光元件的使用,使得在屏体发光面积扩展的情况下可以不减弱屏体的亮度,同时,排列的发光元件可以实现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屏体的闪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照屏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屏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蓝绿光的使用范围较窄,利用蓝绿光的灯具、器具一般仅限于捕鱼灯和海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随着智能应用的发展,光医疗和自动驾驶技术也开始研发应用于现有的生活,为标识自动驾驶车辆,便于人们识别,现国际规定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车灯使用蓝绿光,目前针对于车载灯光,如何让具有无眩光且高均匀性光源实现车灯高亮度、高可靠性的性能要求是现有器件用于自动驾驶车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而光医疗中需要利用蓝绿光进行镇痛和舒缓疾病的效果,因此也是需要研发如何实现高效长寿命的蓝绿光医疗灯具。在蓝绿光的体系中,蓝光一直是短板的存在,尤其是在量子点和OLED器件中,因为蓝色磷光材料的寿命较差,现有器件结构大多数是荧光蓝搭配磷光绿色材料,但即使这样,蓝光的寿命也是低于绿光的使用寿命的,因此导致蓝绿光的OLED器件整体的寿命并不长;并且蓝光在相同亮度下的电流远远大于绿光的电流,这样会导致屏体在长时间工作后发生色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屏体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屏体装置,所述屏体装置包括若干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元件为蓝绿光元件,所述蓝绿光元件平铺排列或堆叠排列设置形成所述屏体装置,或,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蓝光元件和绿光元件,所述蓝光元件和绿光元件交替平铺排列设置或交替堆叠排列设置形成所述屏体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所述发光元件为蓝绿光元件时,所述蓝绿光元件交替通电;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蓝光元件和绿光元件时,所述蓝光元件上涂覆有蓝色延迟荧光粉;所述绿光元件的通电时长大于所述蓝光元件的通电时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元件为LED、OLED、mini LED、microLED或量子点元件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为分发光区的OLED,所述OLED:
包括并行交替排列的蓝色发光区和绿色发光区;每一组相邻的蓝色发光区和绿色发光区共用第一电极,形成一个控制单元;
或,
包括并行排列的蓝绿发光区,单个蓝绿发光区或至少两个蓝绿发光区共用第一电极,形成一个控制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蓝色发光区的发光波长的峰值范围为450nm-510nm;所述绿色发光区的发光波长的峰值范围为520nm-580n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蓝绿发光区的发光层与OLED阴极之间厚度范围为72.2k nm~80.56k nm,k为正奇数;
所述蓝色发光区的发光层与OLED阴极之间的厚度范围为62.5knm~70.83k nm,k为正奇数;
所述绿色发光区的发光层与OLED阴极之间的厚度范围为72.2knm~80.56k nm,k为正奇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为层叠的OLED,所述OLED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浓度显色纤维混纺抗菌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线充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