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桶形对称多片碳化硅外延生长反应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78954.3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卿;蒲勇;程海英;陈炳安;赵鹏;杨超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C30B25/08;C30B25/10;C30B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桶 称多 碳化硅 外延 生长 反应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桶形对称多片碳化硅外延生长反应管,涉及制造碳化硅外延晶片生长设备技术领域,桶式结构能极大地提高碳化硅外延片的产量,且衬底的温度均匀性能自然得到保证;随着衬底尺寸的增大,桶的直径也可增大,加热线圈可做成多片扇形,石墨桶也可由若干扇面拼接而成;每炉更换反应管主体,故外延生长的初始状态恒定,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复性问题;使用机械手操作,不浪费机时;采用管子套管子结构降低使用成本;设有激光在线膜厚监控及双波长在线测温装置;注重采用气流及水流对称性设计以确保生长参数自然均匀;本发明属近耦合体系,膜厚的均匀性易得到保证;本发明同样适合UV LED等器件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碳化硅外延晶片生长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圆桶形对称多片碳化硅外延生长反应管结构。
背景技术
SiC属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功率半导体器件目前非常热。然而,整个产业链目前的合格率还极低,这包括SiC单晶材料的生长合格率及SiC外延生长的可控性。尤其是外延生长,目前国内外在用的外延生长设备,普遍存在重复性差,工艺参数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SiC单晶材料生长的实际情况,研发可稳定量产的外延生长设备,这其中核心是反应管技术。
国际上主要有三家SiC外延设备供应商,它们分别是德国Aixtron公司、意大利LPE公司和日本TEL公司,国内有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及长沙一家单位在研发SiC外延设备。由于SiC外延生长温度约在1700℃,如此高温,带来温度均匀性问题,在保温方式上,目前有“热壁”系统与“温壁”系统之分;理论上,“热壁”系统更易获得好的温度均匀性及更稳定的气流模式。但“热壁”也可能导致温度的升降速度慢,使得材料生长界面不陡峭。本案采用“温壁”设计,但“温壁”的温度明显更高。
申请人曾经获得一个圆桶型GaN外延生长反应管的发明授权,在这一发明中,外延衬底是水平放置的。在本案中,SiC外延衬底是垂直放置的。使用圆桶形的装片结构,最大好处是能自然保证温度的均匀性,但缺点是,可能只限于2英寸的外延片生长。只是这恰好适合SiC衬底目前的供应状态,当前使用2英寸的SiC衬底,经济性可能更好。从长远来看,将来普遍使用多片6寸及8英寸的SiC衬底的可能性也不高。这是因为当衬底水平放置时,其过高的生长温度,决定多片外延的均匀性好不了,且SiC单晶棒的生长,大尺寸的合格率目前尚不尽人意。
现有的SiC外延生长反应管,其气流的稳定性及生长厚度的均匀性无法本质上做好。本案采用近耦合技术,将生长源均匀分布在外延片的表面,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生长的均匀性。
现有的SiC外延生长设备的最大不足就是清理问题,由于SiC材料非常稳定,目前所有反应管,基本上不清理,直到无法生长。这一方面导致昂贵的反应管配件浪费,最主要是导致炉与炉之间工艺参数无法重复,导致目前整个行业盈利水平极差,极大地限制了SiC高功率器件的应用范围。本案在这方面作了认真考虑,做到每炉反应管内部全部好配件都进行更换。且使用机械手整体快速更换,不影响生产效率。
现有的SiC外延生长设备的温控系统无法每炉进行校正,本案使用蓝宝石红外测温探头,每炉更换,自动校正,并带气体吹扫保护,再关联感应加热的功率参数,确保温度测量可精准控制。各外延设备之间的温度按统一标准进行校正,确保公司内所有外延炉工艺参数一致,方便工艺移植及扩产。
现有的SiC外延炉无在线膜厚监测系统,本案使用表面已外延生长AlN的蓝宝石模板作为陪片,克服了同质外延无法在线监测膜厚的弱点,从而让SiC器件的精密结构设计成为可能。
本案采用多台外延炉共用一个机械手、共用一个进料LoadLock及一个出料LoadLock.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长环境干净,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SiC外延炉的产能、稳定性、拥有成本、外延结构精密设计、自动化操作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解决反应管初始状态无法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双级卧式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罐式产品自动依次下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