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4693.8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杨松;齐兵;张超;牟其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巷道 通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将第一隧道主洞作为进风洞,在第一隧道主洞内的左侧设置第一供风风机,在第一供风风机的出口上连接第一风筒,通过第一风筒将新风送至第一隧道主洞的掌子面;在第一隧道主洞内的右侧设置第二供风风机,在第二供风风机的出口上连接第二风筒,第二风筒经过横洞后进入第二隧道主洞,第二风筒将新风送至第二隧道主洞的掌子面;将第二隧道主洞作为排风洞,在第二隧道主洞内每间隔一段距离便安装至少一个向隧道口方向射流的射流风机,通过射流风机将第二隧道主洞内的气体排出;本发明避免了现有压入式通风在距离过长的情况下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建设中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当中,由于地质原因,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例如在隧道穿过含煤地层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瓦斯,而有一些地层可能会富集硫化氢等,随着隧道的开挖,有毒有害气体被释放到施工区域。在施工当中作业机械发动机燃料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例如CO以及氮氧化物。在利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中,炸药的爆炸也会产生大量的CO、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污染物。在隧道进行喷浆作业时,也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这些都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威胁着隧道施工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法向隧道内送入送风,以将隧道建设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出,具体方式如说明书附图1所述,在隧道的进口固定设置供风风机1,通过风管2将新风送至掌子面,污浊空气通过隧道流出,稀释、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从而达到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现有这种压入式通风方法,同一隧道主洞既作为进风洞,又做为出风洞,供风风机必须设置在隧道出口外,但是随着隧道向着长度越来越长、断面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现有压入式通风方法在通风距离过长的情况下,通风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以解决在隧道长度大情况下,隧道建设中采用现有压入式通风通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将第一隧道主洞作为进风洞,在第一隧道主洞内的左侧设置第一供风风机,在第一供风风机的出口上连接第一风筒,通过第一风筒将新风送至第一隧道主洞的掌子面;
在第一隧道主洞内的右侧设置第二供风风机,在第二供风风机的出口上连接第二风筒,第二风筒经过横洞后进入第二隧道主洞,第二风筒将新风送至第二隧道主洞的掌子面;
将第二隧道主洞作为排风洞,在第二隧道主洞内每间隔一段距离便安装至少一个向隧道口方向射流的射流风机,通过射流风机将第二隧道主洞内的气体排出;
所述第二风筒在横洞两端处的转弯角度为锐角;
第一供风风机和第二供风风机设置在第一隧道内具有新鲜空气的位置,且随着一供风风机和第二供风风机的设置位置随着第一隧道主洞和第二隧道主洞长度的增长逐步向前推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通过将第一隧道主洞作为经风洞,将第二隧道主洞作为出风洞,通过设置第二供风风机和第二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第二隧道的掌子面,并将在隧道运营期安装的射流风机提前到在隧道建设时即安装在隧道中,在射流风机工作情况下,第一风机排出的风从第一隧道掌子面回流至横洞时,会经横洞进入第二隧道主洞,然后从第二隧道主洞排出;第二供风风机排出的风经第二风筒到达第二隧道主洞的掌子面后,在射流风机的作用下直接沿第二隧道主洞排出;并且第一供风风机和第二供风风机的设置位置随隧道长度的增加逐步向前推移;从而避免了现有压入式通风在距离过长的情况下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压入式通风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永临结合巷道式通风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螺纹铜管和空调用热交换器
- 下一篇:用于大尺寸电极的自动研磨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