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72577.2 | 申请日: | 202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5G3/00;C05G5/12;C05F17/80;C01B32/05;C10L3/00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埋场 治理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包括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所述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下端电性连接有填埋场平整单元,所述填埋场平整单元下端电性连接有垃圾运输单元,所述垃圾运输单元一侧设置有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垃圾处理系统包括逆流烘干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实时监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逆流烘干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烟气净化系统电性连接,分选出的建渣类垃圾、收集的建筑垃圾和裂解气化产生的灰渣送建筑垃圾处理工序制砖,裂解气化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主要用来发电,垃圾干燥和制肥需要的热源也由裂解气化提供,项目实现了处理垃圾不需外部能源,无固废排放,运出的是资源化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埋场治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卫生填埋法是寻找一块空置的土地,将垃圾置于防渗透层之上压实后覆土填埋,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在自然条件下使天然有机物分解,对分解产生的渗滤液和沼气(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处理,以期不产生公害,不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危害。这种方法目前在世界上采用得最多。卫生填埋是从传统的垃圾堆填发展起来的。卫生填埋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它是经过科学的选址、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和具有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的一种垃圾最终处置方法。卫生填埋技术的核心是防止填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对处置场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最重要的有害因素是垃圾渗滤液以及垃圾中有机成分厌氧分解所产生的沼气。卫生填埋技术所采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包括地表水控制系统、地下水控制系统、渗滤液控制系统、导气系统以及覆盖系统等。
卫生填埋是采用工程手段,利用山间沟谷、废坑、荒地、滩涂等,通过填埋场的合理设计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卫生填埋场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填埋场终场覆盖后,场地可实现再利用。卫生填埋是目前国外及国内采用最多的城市垃圾处置的方法。但产生以下问题:
一、设计填埋量远远赶不上垃圾产生量的迅猛增长;
二、填埋场大量占用土地资源,不断需求大面积的土地,且生命周期短,一般是10年,而且人口经济的持续增长而造成的生活垃圾量早已超出国内大部分填埋场的使用容限,扩容、封场、搬迁、开新址已是各级政府的重点课题;
三、受早期技术问题的制约,国内填埋场约70%基本没有考虑城镇的发展速度及环境问题,没有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没铺设防渗衬垫,污染极易渗透地层,造成严重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而且该片土地的商业价值基本没有;
四、进场垃圾压缩度不够,基本没有采用国外技术压缩成块,场内臭气熏天,严重污染周边地区空气;
五、我国垃圾分类未起步,产生的沼气纯度不高,不能作能源,仅能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填埋场大量占用土地资源,不断需求大面积的土地,且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该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具有处理垃圾不需外部能源,无固废排放,运出的是资源化产品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包括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所述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下端电性连接有填埋场平整单元,所述填埋场平整单元下端电性连接有垃圾运输单元,所述垃圾运输单元一侧设置有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垃圾处理系统包括逆流烘干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实时监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逆流烘干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烟气净化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实时监测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系统与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与垃圾运输单元电性连接。
一种填埋场治理修复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