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共振检测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64293.9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好;雷国平;陈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B50/30;A61B50/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良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共振 检测 | ||
1.一种量子共振检测仪,包括量子共振检测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共振检测仪(1)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内侧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3),所述底座(2)内侧顶端设置有拉动机构(6),所述底座(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背负机构(7);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活动杆(31)、限位杆(32)、第一弹簧(33)、套杆(34)、第二弹簧(35)、轮子(36)和第一拉环(37),所述活动杆(31)顶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活动杆(31)的限位杆(32),所述底座(2)与限位杆(32)的接触面处开设有卡槽(4),所述限位杆(32)的一端位于卡槽(4)内,所述限位杆(32)与底座(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与活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31)外侧底端套接有内凹结构的套杆(34),所述套杆(34)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子(36),所述移动机构(3)贯穿底座(2),所述移动机构(3)与底座(2)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1)外侧右端顶部设置有第三弹簧(5),所述第三弹簧(5)的一端与活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的另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所述拉动机构(6)包括拉杆(61)和第二拉环(62),所述拉杆(61)贯穿底座(2),所述拉杆(61)与底座(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61)顶端设置有第二拉环(62),所述第二拉环(62)贯穿拉杆(61),所述第二拉环(62)与拉杆(61)转动连接;
所述背负机构(7)包括具有内凹结构的壳体(71)、具有内凹结构的连接柱(72)、转盘(73)、压块(74)、第一连接杆(75)、第二连接杆(76)、第三连接杆(77)、第四弹簧(78)和背带(79),所述壳体(71)与底座(2)固定连接,位于左端的所述壳体(71)的右端面内侧与位于右端的所述壳体(71)的左端面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柱(72),所述连接柱(72)贯穿壳体(71),所述连接柱(72)露出壳体(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3),所述转盘(73)远离壳体(71)的一端设置有压块(74),所述压块(74)靠近转盘(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5),所述第一连接杆(75)贯穿转盘(73),所述第一连接杆(75)与转盘(7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5)位于连接柱(72)内侧的一端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6),所述第二连接杆(7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77),所述第三连接杆(77)贯穿连接柱(72)和壳体(71),所述第三连接杆(77)与连接柱(72)和壳体(7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72)外侧固定连接有背带(79),所述背带(79)贯穿壳体(71)并与壳体(71)滑动连接,所述背带(79)的另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共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移动机构(3)对称分布在底座(2)内侧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1)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与套杆(3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2)右端面设置有贯穿限位杆(32)并与限位杆(32)转动连接的第一拉环(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在收缩至底座(2)内时,所述第三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6)还包括橡胶圈(63),所述橡胶圈(63)位于拉杆(61)在底座(2)上的滑槽的最顶端,所述橡胶圈(63)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圈(63)套设在拉杆(61)的外侧并与拉杆(6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共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机构(7)共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背负机构(7)对称分布在底座(2)的右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2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激光器水松纸打孔光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