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镶嵌稀土元素Ce的Mg-Ni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4199.3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柳翊;石磊;左寒松;张晶;安俊超;金文中;曹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4;C22C19/03;C22C23/00;C22C30/00;C01B3/0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陈佳丽 |
| 地址: | 4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镶嵌 稀土元素 ce mg ni 合金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用于水解制氢表面镶嵌Ce的高反应活性Mg‑Ni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合金颗粒的表达式为Ce@Mg‑xNi,即稀土元素Ce颗粒镶嵌于Mg‑Ni合金颗粒表面。该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取金属Mg块和Ni粉;(二)将Mg块和Ni粉压制成的Ni片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Mg‑Ni合金铸锭;(三)将制得的Mg‑Ni合金铸锭切割成小块,再经压片机压制成Mg‑Ni合金碎屑,将碎屑置于球磨罐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球磨,获得Mg‑Ni合金颗粒;(四)在获得的合金颗粒中加入稀土元素Ce,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短时高能球磨,获得表面镶嵌稀土元素Ce的Mg‑Ni合金颗粒。本发明可显著改善富镁合金的活化特性及初始水解反应动力学特性,巩固了组织调控后良好的改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解制氢的表面镶嵌稀土元素Ce的Mg-Ni合金颗粒。
背景技术
在众多已发现的如风能、潮汐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中,氢能以其储能密度大,可循环及零排放等显著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力推广氢能源,建立“氢经济”,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氢能大规模利用的前提是解决氢气的制备、存储及利用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氢气的存储发展滞后,成为氢能源推广利用的主要障碍。另外,电解水制氢可以获得氢气,但是能耗过大,经济性太差。光解水制氢,理论可行,但高效催化剂基本为稀有贵金属,成本过高。目前大规模使用的氢气仍然是借助燃气重组方式制备的,但其可持续性及环保性太差,从根本上缓解不了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大压力。
鉴于上述氢气存储及氢气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人们就尝试寻求新的制氢方式或储氢方式,设想能否通过“实时产氢”的方式避免氢气的存储及运输。近些年合金水解制氢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们利用高活性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水里的氢气,基于该原理来开发固态产氢器,可避免氢气的存储及运输,在需要氢气的场所即产生即利用。
水解制氢合金大致分为镁合金、铝合金及锌合金三大类。总制氢效率,原料来源、推广成本及环境兼容性等考虑,镁合金是理想的水解制氢体系。但是,高纯镁合金很难在中性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制备出氢,原因在于活性镁表面往往存在一层MgO钝化层,降低了镁合金表面活性,同时又一定程度阻碍了介质在合金表面的渗透扩散过程。因此,提高镁合金自身活性,避免表面形成连续氧化层,实现中性水溶液中的可控水解制氢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解制氢表面镶嵌Ce的Mg-Ni共晶合金颗粒,可以改善现有镁合金材料表面反应活性过低,水解反应启动过慢,水解制氢动力学缓慢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内外合金化”的思路,首先引入过渡金属元素Ni,制备Mg-Ni合金,实现内部合金化,然后通过短时高能球磨表面合金化技术,引入稀土元素Ce,在Mg-Ni共晶合金颗粒表面镶嵌金属Ce,提高共晶合金颗粒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活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合金配料:
选取Ni粉和Mg块,Ni粉粒度为10-30nm,Ni粉纯度≥99.5%,Ni粉质量占镁镍总质量的10%-55%,Mg块纯度≥99.8%,Mg块质量占镁镍总质量的45-90%,镁额外添加镁镍总重量2-8%的烧损;
(2)Mg-Ni合金化:
将镁块放入烘干的高纯石墨坩埚中,在覆盖剂的保护下,将Mg块加热至熔融状态,获得Mg金属液,将Ni粉压制成Ni片投入Mg金属液中,机械搅拌10-30min,得到Mg-Ni合金熔体,将合金熔体升温至850-900℃后保温30min,保温过程中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待Ni片完全熔化后浇铸到预热的石墨模具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Mg-Ni合金铸锭,打磨清除掉合金铸锭表面的覆盖剂,得到洁净的Mg-Ni合金铸锭;
(3)制备Mg-Ni合金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