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水牛奶中掺入牛奶的特征肽组合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1984.3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6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张九凯;韩建勋;苗金梁;邢冉冉;李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宋凌林 |
| 地址: | 1001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水牛 掺入 牛奶 特征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牛奶中掺入牛奶的特征肽组合及方法。所述特征肽包括水牛和奶牛的特征肽,其中水牛奶的特征肽氨基酸序列为HQGLPQGVLNENLLR和LAEEQLHSMK,牛奶的特征肽氨基酸序列为QVLSNTVPAK。使用本发明特征肽组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定性水牛奶粉中的牛奶粉掺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并且本发明选择蛋白中的特征肽段作为检测物质,适用于变性蛋白的检测,因此可以满足同时检测样品中的变性蛋白与非变性蛋白,保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牛奶中掺入牛奶的特征肽组合及方法,属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水牛奶营养丰富,其干物质、乳脂肪、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牛奶,且生物活性肽、共轭亚油酸、神经苷节脂、低聚戊糖等含量丰富,是人类优良食物的来源。因此水牛奶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水牛奶的产量较低且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导致水牛奶原料成本较高。因此受到经济利益驱使,价格较低、产量较高的牛奶粉掺入水牛奶粉的掺假现象出现。这种掺假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掺入的牛奶更会对牛奶过敏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现阶段定性鉴别水牛奶和牛奶的方法主要有基于DNA检测的PCR法和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指纹图谱法。
申请号为201810540219.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畜类源性成分的三重荧光PCR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提取样品中DNA,然后利用专利中给出的引物、探针组合物或试剂盒对DNA进行PCR扩增,收集荧光信号,可以实现对绵羊、山羊、羚羊和家牛、水牛、牦牛的6种畜类的准确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标准误差小,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但PCR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PCR法基于指数扩增的检测机理,其检测误差较大,同时奶中的DNA主要来自白细胞与脱落的乳腺细胞,这与动物的品种,饲养,健康条件以及生理期有关,所以奶中的DNA含量不稳定,不好建立标准化的检测方法。
申请号为201910482656.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牛乳中掺假的检测方法,此方法通过去除水牛乳中的脂肪,然后将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得到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水牛乳中是否掺有奶牛乳。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专属性,能够得到样品间具有代表性的指纹图谱可以快速分析是否掺假。但对于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指纹图谱技术来说,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的不同对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一定的阻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已经成为物种鉴定的主要方法之一。此种鉴定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该方法通过比对选择特异性多肽作为生物标记物,对不同物种来源的食物进行溯源调查。许多文献报道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肉类,乳制品和阿胶等进行了定性鉴定,但未见关于水牛奶的蛋白层次定性鉴定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牛奶中掺入牛奶的特征肽组合。使用该特征肽组合可以准确检测水牛奶中牛奶的掺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
一种用于检测水牛奶中掺入牛奶的特征肽组合及,包括水牛奶特征肽和牛奶特征肽,其中水牛奶的特征肽氨基酸序列为LDSESAPLR和TPEDNLEIILR,牛奶的特征肽氨基酸序列为QVLSNTVPAK。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1)对采集得到的水牛奶和牛奶进行冷冻干燥,所得到的冻干奶粉进行复溶;
(2)对复溶所得到的纯乳品进行测定蛋白浓度测定;
(3)取一定量的蛋白进行蛋白变性处理,使用胰蛋白酶酶解;
(4)酶解所得到的肽段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的复溶按照奶粉与蒸馏水的比例为1:20(w/v)涡旋混匀,在40℃水浴中震荡3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儿童陪伴教育机器人
- 下一篇:复合香型辊压法再造烟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