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精准测量的电池紧急断开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61601.2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H02H3/093;H02H7/18;H02H1/00;H02J7/00;G01R19/32;G01R19/165;B60L3/00;B60L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罗运红 |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精准 测量 电池 紧急 断开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精准测量的电池紧急断开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紧急断开系统包括有高压用电负载(103)、处理器单元(104)和电池(105),所述电池(105)电性连接有燃爆式熔断器(101)和铜排(106),所述燃爆式熔断器(101)通过处理器单元(104)电性连接高压用电负载(103),所述铜排(106)通过处理器单元(104)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7),同时所述铜排(106)和温度传感器(107)均电性连接有继电器(108),所述继电器(108)电性连接高压用电负载(103);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所述铜排(106)的长度和宽度,获取所述铜排的电阻值;
S2: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107)采集铜排(106)的实时温度,并根据铜排的电阻值,对所述铜排(106)进行温度补偿,确定出经过温度补偿后的铜排电阻值;
S3:将所述经过温度补偿后的铜排电阻值,代入所述电池紧急断开系统中的电流计算公式中,计算得到被测电流;
S4:将所述被测电流与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触发所述燃爆式熔断器(101)或继电器(108)后,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停止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停止输出;
在所述步骤S4中,触发所述燃爆式熔断器(101)或继电器(108),具体如下:
当被测电流≤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时,所述燃爆式熔断器(101)或继电器(108)均不进行触发,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继续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持续输出;
当2倍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被测电流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且持续时间超过10s时,所述处理器单元(104)向高压用电负载(103)发送断开指令,并在所述断开指令发送1s后,判断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和电池(105)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判断是否触发所述燃爆式熔断器(101)或继电器(108);
当3倍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被测电流≥2倍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时,所述处理器单元(104)直接触发继电器(108),将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停止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停止输出,同时在所述继电器(108)触发后的100ms内,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仍继续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仍持续输出时,则所述处理器单元(104)直接触发燃爆式熔断器(101),将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停止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停止输出;
当被测电流≥3倍预先设置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时,所述处理器单元(104)直接触发燃爆式熔断器(101),将所述高压用电负载(103)停止工作,所述电池(105)电流停止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精准测量的电池紧急断开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紧急断开系统还包括有高精度电流传感器(102),所述电池(105)通过高精度电流传感器(102)电性连接处理器单元(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精准测量的电池紧急断开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06)的电阻值求取公式具体为:
R=ρ*L/S
其中:R为铜排的电阻值,ρ为电阻率,L为铜排的长度,S为铜排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精准测量的电池紧急断开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5)在过流状态下,所述电池紧急断开系统中的电流计算公式具体为:
I=U/R′
其中:I为被测电流,U为铜排的电压,R'为经过温度补偿后的铜排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的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的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