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余热节能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58366.3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邱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甜甜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F28D7/08;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3 江苏省常州市中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烟气 脱硫 过程 余热 节能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余热节能利用系统,包括框体、工作腔、加热单元、密封盖和两个进出单元,所述的框体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工作腔,每个工作腔内均设有一个加热单元,框体的上端均匀设有密封盖,框体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进出单元。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降温过程中只是将高温状态的烟气进行降温,烟气中产生的热量并没有被利用到,从而导致热量能耗的损失,且在急速降温过程中,大量的高温烟气会对降温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余热节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这些不仅会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烟气排放前,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在脱硫脱硝前需要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降温过程中只是将高温状态的烟气进行降温,烟气中产生的热量并没有被利用到,从而导致热量能耗的损失,且在急速降温过程中,大量的高温烟气会对降温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余热节能利用系统,包括框体、工作腔、加热单元、密封盖和两个进出单元,所述的框体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工作腔,每个工作腔内均设有一个加热单元,框体的上端均匀设有密封盖,框体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进出单元。
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导热板、输送腔、导热管、顶撑框、顶撑杆、卡位框和两个连接机构,导热板的上端均匀设有卡位框,导热板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顶撑框,顶撑框内部设有顶撑杆,顶撑杆安装在框体的内部底端,顶撑框、顶撑杆的配合支持起到定位以及支撑的作用,导热板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导热板上均匀设有导热管,具体工作时,往框体内注满冷水,高温状态的烟气从左侧布置的进出单元内进入,之后进入到输送腔、导热管内,从而对冷水进行加热,对冷水加热的同时对烟气起到降温的作用,降温后的烟气从右侧布置的进出单元输出,输出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进出管、回型板、伸缩框、安装板、两个定位螺栓和密封框,框体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进出槽,密封框安装在进出槽内,密封框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进出管连接,进出管的内侧外壁上安装有回型板,回型板与框体内壁之间连有伸缩框,伸缩框起到伸缩式连接的作用,进出管的中部外壁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与框体之间连有定位螺栓,具体工作时,当导热板需要拆下检查时,只需拧动定位螺栓,将进出管向外侧拉动使其与导热板上的输送腔之间分离,将密封盖打开,即可取出导热板。
所述的密封盖的右端开设有进入口,进入口上堵塞有密封块,打开密封块,将冷水从进入口注入到框体内,密封盖的下端均匀设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与卡位框之间为嵌入连接,对导热板的上端进行下压式定位的作用。
所述的进出单元包括固定底座、输送框、隔断机构和柔性框,输送框通过固定底座与框体的外壁连接,输送框上均匀设有隔断机构,输送框的内端均匀连通有柔性框,隔断机构起到隔断输送的作用。
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底端面从左往右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框体的底端右侧开设有输出口,输出口内设有堵塞块。
其中,所述的导热板为蛇形结构,导热板由铜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的输送腔与导热管之间为连通关系,导热管为弧形结构,导热管由铜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的密封框由橡胶材质制成,初始位置进出管的内端与输送腔之间为紧密套设状态。
其中,所述的隔断机构包括隔断块、扣住架、卡扣和卡槽,隔断块与输送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隔断块的侧壁上安装有扣住架,扣住架的内端通过销轴与卡扣连接,输送框的内端安装有卡槽,且卡扣与卡槽之间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的输送框的内端与进出管之间连有柔性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甜甜,未经邱甜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