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51617.5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驭翔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尾气 拦截 检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机动车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包括:遥感采集道路行驶汽车的尾气浓度信息,采集尾气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并发射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设定拦截点接收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并拦截尾气浓度超标的汽车,所述拦截点与遥感采集处的距离至少为3km;采集被拦截汽车的尾气浓度以及车辆信息;根据被拦截的汽车尾气浓度判定是否放行被拦截汽车。本申请具有拦截及时的效果,防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入城市,保护了城市的大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动车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在大气的主要污染中近几年煤烟污染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但是NO等污染物的比例早逐年上升趋势,而NO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来自于在用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机动车的数量按照每年10%的速度递增,机动车尾气已经或将很快成为很多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很多城市在汽车年检时严格执行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检测的基础上,还在进入城市的道路上设有路检系统,用于检测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尾气情况并使用摄像头采集车辆信息,防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入城市,从而保护了城市的大气环境。
相关的路捡系统主要是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设备,该类设备设置于道路两侧,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通过的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并提供给交警部门人员相应的车辆信息,以提醒交警部门人员拦截。但是,这种路检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是当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设备检测到尾气超标时即提醒附近的交警拦截尾超标的车辆,由于汽车车速较快,很容易由于交警拦截不及时而造成尾气超标的汽车进入城市,从而危害城市的大气环境。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拦截不及时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尾气拦截检测方法,包括:遥感采集道路行驶汽车的尾气浓度信息,筛选并采集尾气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并发射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设定拦截点接收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并拦截尾气浓度超标的汽车,所述拦截点与遥感采集处的汽车行驶路程至少为3km;采集被拦截汽车的尾气浓度以及车辆信息;根据被拦截的汽车尾气浓度判定是否放行被拦截汽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气超标的汽车通过道路时,该汽车的车辆信息被传递至拦截点,拦截点根据该车辆信息识别尾气浓度超标的汽车,然后拦截该汽车并进行尾气浓度采集,最终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被判定不被放行,从而防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入城市;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拦截点与遥感采集处的距离至少为3km,保证了汽车由遥感信息采集处至拦截点行驶过程具有一定的行驶时间,使得拦截点具有足够的时间识别车辆信息并做好拦截准备,防止出现由于拦截不及时而造成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入城市的情况,保护了城市的大气环境。
优选的,所述遥感采集道路行驶汽车的尾气浓度信息,筛选并采集尾气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并发射浓度超标的车辆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检测尾气浓度以及并道行驶车辆数,确定是否采集车辆信息;对于单辆通过的汽车,采集其汽车尾气浓度,比对遥感尾气排放标准,选择是否通过的汽车的车辆信息;对于并行通过的汽车,采集汽车并行通过时的汽车尾气浓度值,采集汽车车辆数目信息,根据汽车尾气浓度值和车辆数目信息计算标定汽车排放浓度,根据标定汽车排放浓度选择是否采集通过的汽车的车辆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辆通过的汽车直接遥感采集其尾气浓度,而对于并行的多辆汽车,根据汽车尾气浓度值和车辆数目信息计算标定汽车排放浓度,再根据标定汽车排放浓度选择是否采集通过的车辆信息,从而防止汽车并行通过时的干扰,防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混入而避免被采集车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驭翔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驭翔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