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墙包胶一体机构及其包胶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8259.2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倪锦程;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墙 一体 机构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的挡墙包胶一体机构,包括二个挡墙胶带盘、绝缘胶带盘、数条胶带导轴、胶带传动轮组件、胶带导轮、二个压胶治具、粘胶座、二个压胶气缸、二个夹胶带气缸、移送气缸、胶带感应器、粘胶气缸、切胶带气缸和切胶带刀片等。本发明能在一台设备上对骨架完成绕线、二种以上的挡墙胶带的传送、绝缘胶带传送、二种以上的挡墙胶带包胶和绝缘胶带包胶等一系列操作,其具有包胶效率高、包胶效果好、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其不但解决了传统人手包胶具有工作效率低、包胶效果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带半自动挡墙包胶功能的绕线机无法能在一台设备上对骨架进行二种以上的挡墙包胶和绝缘胶带包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墙包胶一体机构及其包胶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对线圈骨架进行挡墙胶带包胶是通过人手来操作的,人手对骨架进行挡墙胶带包胶具有工作效率低、包胶效果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等不足。后来,市面上的一些绕线机出现了半自动挡墙包胶机构,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其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备制作成本高、维护麻烦和维护费用高等不足,且其无法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既可对骨架进行二种以上的挡墙包胶,又能对骨架进行绝缘胶带包胶,并能对骨架进行绕线,导致其的功能性和结构设计方便还有待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挡墙包胶一体机构及其包胶工艺,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在一台设备上对骨架完成绕线、二种以上的挡墙胶带的传送、绝缘胶带传送、二种以上的挡墙胶带包胶和绝缘胶带包胶等一系列的操作,并具有包胶效率高、包胶精度高、包胶效果好、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其既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对骨架包二种挡墙胶带,又实现能对骨架进行绝缘胶带包胶,其不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对骨架进行挡墙胶带包胶和绝缘胶带包胶而导致其具有工作效率低、包胶效果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带半自动挡墙包胶功能的绕线机即使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和设备制作成本高仍无法实现能在一台设备上对骨架进行二种以上的挡墙包胶和绝缘胶带包胶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挡墙包胶一体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一端并行分布有第一挡墙胶带盘和绝缘胶带盘,第一挡墙胶带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墙胶带盘,且第一挡墙胶带盘与第二挡墙胶带盘为独立设置,第一挡墙胶带盘和绝缘胶带盘的前侧共同设置有第一胶带导轴,第一胶带导轴的前侧设置有胶带传动轮组件,胶带传动轮组件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胶带导轴,第二胶带导轴的前侧设置有胶带导轮,胶带导轮的前侧设置有第三胶带导轴,第三胶带导轴的上面并行分布有第一压胶治具和第二压胶治具,第三胶带导轴的下面并行分布分别设置有二个粘胶座,二个粘胶座的前侧共同放置有一个骨架;第一压胶治具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压胶气缸,第二压胶治具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压胶气缸。
作为优选,第三胶带导轴的下方设置有夹胶带气缸安装基板,夹胶带气缸安装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送夹滑动组件,于送夹滑动组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一夹胶带气缸和第二夹胶带气缸,且第一夹胶带气缸和第二夹胶带气缸为并行设置,送夹滑动组件下端的一侧设置有移送气缸。
作为优选,胶带传动轮组件由二个以上的胶带传动轮组成,每个胶带传动轮的上面安装有胶带感应器。
作为优选,每个粘胶座的一侧设置有粘胶气缸,粘胶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切胶带气缸,与切胶带气缸连接设置有切胶带刀片。
作为优选,于第一挡墙胶带盘、第一胶带导轴、胶带传动轮组件、第二胶带导轴、胶带导轮、第三胶带导轴和粘胶座之间传送有第一挡墙胶带。
作为优选,于第二挡墙胶带盘、第一胶带导轴、胶带传动轮组件、第二胶带导轴、胶带导轮、第三胶带导轴和到粘胶座之间传送有第二挡墙胶带。
作为优选,于绝缘胶带盘、第一胶带导轴、胶带传动轮组件、第二胶带导轴、胶带导轮、第三胶带导轴和粘胶座之间传送有绝缘胶带。
作为优选,第一夹胶带气缸和第二夹胶带气缸共同通过移送气缸能沿送夹滑动组件进行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接分体式太阳能便携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稳定的线材穿管结构及其穿管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