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1130.9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9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俞杭平;裴梓辰;李天宸;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杭平;刘涛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22;A61B5/1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台 颈椎 评估 康复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可用于对患者进行颈椎健康状态评估检测和康复训练。本系统通过颈椎的活动范围和力量测试,对颈椎周围的肌肉劳损状况予以客观、量化的评估,弥补了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针对脊椎和脊髓的不足;该系统将评估与康复集成为一体,可以根据受试者生成针对性康复方案,既能针对大多数有颈肌劳损、颈部疼痛、颈椎病或者颈椎挥鞭样损伤后遗症的病人,也可对健康人群进行颈椎健康状态的评估检测和预防保健;由于设备端检测的相关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端,可优化颈椎模型及颈椎数据库,对患者的颈椎信息生成颈椎评估报告和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颈椎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颈椎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的患病比例逐年增加,市面上急需能够覆盖所有年龄段的颈椎评估和康复设备。
现在,传统的临床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X射线和MRI,可以检查患者的颈椎骨骼和颈椎间盘以及脊髓损伤。但是颈椎既包括骨骼也包括肌肉,影像学检查却很难做到肌肉组织检查。实际上,一些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和许多亚健康人员没有上述病变,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肌肉受伤,再导致地骨骼病变。因此,为了弥补传统影像学检查的不足,需要找到对颈部肌肉进行检查的方法,并根据颈部肌肉状况制定相应的训练和康复计划。
现有的颈部肌肉检查方案有以下三类:
MCU:MCU(Multi-Cervical Units)是由BTE技术开发的颈椎评估康复的系统。用于评估和康复患有颈部疼痛、鞭笞相关疾病(WAD)和一般颈椎疾病的患者。可以客观地评估、锻炼和康复患病的颈部和颈椎。MCU可以帮助医生执行标准或自定义测试,并通过自动生成报告提供客观评估。该方案检测成本较高,操作流程繁琐。
sEMG:sEMG(surface electromyography)是表面肌电信号法,其原理是检测肌肉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标准化控制的条件下,sEMG信号可以定量反映疲劳程度,肌肉力量水平,多个肌肉群的协调性和其他功能状况。该方案对传感器的配置位置有较高要求,很难适用多个检测个体,检测成本较高、检测周期较长。
超声波:与sEMG和MRI相比,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成本低,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优点,可以较好地评估肌肉厚度。该方案对于超声医生水平要求奇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以上方案均不能根据颈部肌肉检查提供可量化的评估方案,也不能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不仅能够同时实现评估康复一体化,为患者颈椎提供量化评估方案,还能降低成本、简化检测步骤、定制康复训练方案,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以降低成本和检查要求,提高对颈部肌肉的检查精度,给医师提供客观的评估依据。该系统既能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测评估患者颈椎健康状况,又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康复训练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疼痛,操作方便、检测周期短且治疗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颈椎评估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评估康复设备单元和颈椎评估与康复数据云平台单元;
所述颈椎评估康复设备单元包括多自由度颈椎活动测量装置、传感检测模块、嵌入式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主控交互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杭平;刘涛,未经俞杭平;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