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6470.2 | 申请日: | 2020-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东;何亚丽;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3/16;C08K13/06;C08K3/26;C08K3/32;C08K9/04;C08K3/22;C08K3/24;H01B3/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柔低烟无卤 阻燃 烯烃 电缆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缆料技术领域,按照重量份数计,该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组成原料具体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树脂135‑145份、弹性体15‑25份、氢氧化镁10‑20份、双氰胺2‑5份、聚酰胺2‑5份、季戊四醇14‑18份、碳酸镧10‑20份、聚磷酸铵7‑13份、抑烟剂1‑5份、分散剂0.5‑2.5份、促进剂0.5‑2.5份、硫化剂0.5‑2.5份。本发明中的电缆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以此便于所得聚烯烃电缆料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弯曲,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电缆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与安全的重视,不仅在一些大型建筑或公共场所等都要求低烟无卤电缆,而且对机车车辆所用电线电缆也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必须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在着火燃烧时发烟量和腐蚀性气体的排放要低,以防止烟雾带来二次灾害。另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耐热性、耐应力开裂、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聚烯烃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机械性能、耐低温性能、加工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电线电缆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公布号为CN105367883B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微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用的原料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过氧化物硫化剂、阻燃剂、界面相容剂、润滑剂以及抗氧剂,其相应的质量比为100:0.2~0.5:100~250:10~20:1~10:0.5~2.5。该发明制得的聚烯烃电缆料具有耐高温,不开裂,且无卤阻燃的特点。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阻燃剂添加量较多,虽然提高了聚烯烃电缆料的阻燃性能,但制得的聚烯烃电缆料柔软性较差,不利于由聚烯烃电缆料制备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弯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以此便于所得聚烯烃电缆料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弯曲。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组成原料具体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树脂135-145份、弹性体15-25份、氢氧化镁10-20份、双氰胺2-5份、聚酰胺2-5份、季戊四醇14-18份、碳酸镧10-20份、聚磷酸铵7-13份、抑烟剂1-5份、分散剂0.5-2.5份、促进剂0.5-2.5份、硫化剂0.5-2.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烯烃树脂中加入弹性体,弹性体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在聚烯烃树脂中,提高了弹性体与聚烯烃树脂的相容性,使得体系中各成分分散均匀,以此使得电缆料的柔韧性得以增强。碳酸镧分子中的镧离子与聚磷酸铵中的磷酸盐产生的化学键形成网状结构,增大了体系黏度,增加了电缆料燃烧过程中炭层的致密性,减少了炭层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并使得聚磷酸铵释放出水蒸气、氮气、氨气、二氧化碳等不燃性气体,填充于炭层的小孔隙中,形成气囊状的结构,有利于阻止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的外溢,同时起到了防止外部氧气进入到未燃烧的电缆料中,隔绝燃烧热的进一步扩散,以此起到了隔绝可燃气体、阻止氧气进入和隔绝热量的三重作用,从而使得电缆料的阻燃效果得以增强,有利于减少阻燃剂的添加量,在保证电缆料阻燃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缆料的柔性性能,改善了电缆料的力学性能,使得电缆料更加柔软,以便所得聚烯烃电缆料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弯曲。在电缆料燃烧的过程中,抑烟剂与聚烯烃树脂形成残碳,覆盖在聚合物表面,达到了阻燃抑烟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照重量份数计,该超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组成原料具体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树脂140份、弹性体20份、氢氧化镁15份、双氰胺3.5份、聚酰胺3.5份、季戊四醇16份、碳酸镧15份、聚磷酸铵10份、抑烟剂3份、分散剂1.5份、促进剂1.5份、硫化剂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粉砂浆防离析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测斜仪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