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后部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3937.8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河津礼可;樋口雅彦;说田宗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部 构造 | ||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在车身后部设置的后柱,该后柱包括:
后柱外构件;
后柱内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后柱外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后沟槽,其设置在所述后柱外构件与所述后柱内构件之间,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内构件具有俯视观察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
所述后沟槽具有俯视观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凹形状的凹形状部,所述凹形状部的底部与所述鼓出部的内壁结合,
在所述后柱内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连结框架部件,
在由所述后柱内构件和所述后柱外构件构成的闭合截面上架设有后柱外侧加强件,
所述后柱外侧加强件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地形成,具备与所述后柱内构件接合的上侧接合翼部及下侧接合翼部,并具备与所述后柱外构件接合的接合片,
所述后柱外侧加强件与所述连结框架部件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形状部与所述鼓出部结合而形成闭合截面,
所述后柱内构件具有连接所述闭合截面与后车门开口部的缘部的凹形状的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内构件与所述后沟槽结合而形成闭合截面,
在所述后柱内构件上设有连接所述闭合截面与后车门开口部的缘部的连结框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框架部件上结合将一端部与所述后柱内构件连结的后柱外侧加强件的另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框架部件上结合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形状部的底部与所述后柱内构件之间夹持有打开保持部加强件,铰链部件安装在所述打开保持部加强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形状部的底部与所述后柱内构件之间夹持有肩部锚定件支承用的肩部锚定件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部锚定件托架与铰链部件支承用的打开保持部加强件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后组合灯的外壳上形成的凸部卡合在通过所述凹形状部形成的凹槽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沟槽形成有:
所述闭合截面,其设置在该后沟槽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车外侧闭合截面,其配置在所述后沟槽的车宽方向外侧,由所述后沟槽、所述后柱内构件及后柱外构件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9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门密封件
-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有色纤维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