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状组培苗接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2121.3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辜松;谢忠坚;刘小耿;姜德龙;初麒;杨艳丽;郑子豪;何涛;周卓敏;原健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B25J11/0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卢倩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状 组培苗 接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组培苗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条状组培苗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视觉检测单元、茎段分割单元、待接种苗拾取单元和接种单元;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切割区和接种区,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和茎段分割单元均安装于工作台的切割区,所述茎段分割单元位于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方,所述待接种苗拾取单元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组培苗拾取机构;所述第一机械手安装于工作台,所述组培苗拾取机构安装于第一机械手,所述接种单元包括第二机械手和接种把持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安装于工作台,所述接种把手安装于第二机械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可自动完成条状组培苗接种工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数量,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培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状组培苗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健康优质种苗快捷有效的方式。随着农场品需求的增加,农业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质种苗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目前组培苗的接种环节普遍采用人工作业,操作人员利用消毒后的镊子、剪刀等工具完成组培苗拾取、分割、接种作业,因此,组培苗大规模生产时,接种数量大,需耗费大量人力及生产资料。
条状组培苗由于外形呈现单一条形,如马铃薯组培苗、蓝莓组培苗等,较适合机械化自动接种生产。目前针对条状组培苗的机械化接种研究,模式上主要采用对组培苗等长、批量切割后平铺于组培苗培养器皿内的方式,生产效率较高。但由于条状组培苗接种一茎一叶的接种要求,批量接种方式出现不合格接种茎段几率较高,影响后续组培苗培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针对条状组培苗进行自动化接种的条状组培苗接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条状组培苗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视觉检测单元、茎段分割单元、待接种苗拾取单元和接种单元;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切割区和接种区,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和茎段分割单元均安装于工作台的切割区,所述茎段分割单元位于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方,所述待接种苗拾取单元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组培苗拾取机构;所述第一机械手安装于工作台,所述组培苗拾取机构安装于第一机械手,以将待切割组培苗拾取至视觉检测单元;所述接种单元包括第二机械手和接种把持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安装于工作台,所述接种把持手安装于第二机械手,以配合茎段分割单元切割组培苗茎段,并将切割后的组培苗茎段拾取至接种区完成茎段扦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械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机械手分别位于第一机械手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组培苗拾取机构包括基板、第一挡板、第一气缸、切割刀和弹性夹持手指;所述基板的一端与第一机械手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安装于基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第一挡板靠近第一机械手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穿过第一挡板后与切割刀连接,两根所述弹性夹持手指的一端穿过切割刀后与第一挡板连接,两根所述弹性夹持手指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开口,其中一个弹性夹持手指的另一端设置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宽度略小于组培苗的直径,以使夹持开口闭合时,形成略小于组培苗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包括定位段和切割段;所述定位段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定位段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定位段开有贯穿口,两根弹性夹持手指的一端穿过贯穿口后与第一挡板连接,所述切割段的一端与定位段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切割段的另一端朝向两根弹性夹持手指形成的夹持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接种把持手包括负压吸附管和安装固定管;所述负压吸附管的主体部呈矩形,所述负压吸附管主体部的外周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台肩,两限位台肩之间的距离与两条竖直沟槽的间距相对应,所述负压吸附管的一端开有V形吸附口,所述负压吸附管的另一端呈带有锥形端口的圆柱状,便于与安装固定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固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手连接。所述安装固定管的一端开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条形槽,便于与负压吸附管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解相变存储器写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离线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