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1984.9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群;魏乐钊;张克;刘婉芝;张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 地址: | 25503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酯化 升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所述酯化釜本体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酯化釜本体的右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酯化釜本体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酯化釜的左上方活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输料管的一端通过输料电机活动连接有储料罐,所述酯化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盖。该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通过控制按键、阀门继电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单元、温度传感器接口和显示模块之间的配合设置,因此将自动升温程序编入DCS控制系统,系统投用后一方面压缩了升温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反应,八小时以内合格的酯化釜数达到了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酯化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
背景技术
装置设计初期酯化反应升温为中控操作人员通过中控系统手动调节进行升温,一方面在多釜同时升温时影响各釜升温效率,另一方面易造成反应釜回流超标反应异常。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具备压缩升温时间等优点,解决了反应釜回流超标反应异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包括酯化釜本体和控制系统,所述酯化釜本体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酯化釜本体的右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酯化釜本体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酯化釜的左上方活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输料管的一端通过输料电机活动连接有储料罐,所述酯化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盖;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报告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报告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设备主电源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设备主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阀门继电器和控制按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阀门继电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键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操作指令存储模块和缓存模块。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与进料管相连接,能够将酯粉输送到酯化釜本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酯化釜本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的一端设置有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储料罐。
优选的,所述酯化釜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为可拆卸设置,有利于拆卸后对酯化釜本体内部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酯化釜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有利于支撑架与酯化釜本体相固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酯化升温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穿丝复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界扩散制备钕铁硼磁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