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1522.7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洋;郭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洋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外壳,外壳的前方壁面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为矩形的口,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当扇叶吹风进行散热的时候,外壳内部的风力会向上流动,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圆口二会打开,当扇叶停止工作的时候,电机会向下移动,与圆口二的底部内壁贴合,将圆口一挡住,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流动到外壳的内部,影响到电池的正常工作,避免了现有的电池箱在安装上电池之后,会考虑到散热的问题,所以会在电池箱的外壁面上开设有散热孔,但是这种散热孔是始终与外界保持连通的,因此导致了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其电池箱的内部,造成内部电池老化,影响到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安装结构件(设备)等组成的成组电池,具备符合标准的电池箱结构、电池箱监控设备、电池箱接插件、电池箱环控设备等。
现有的电池箱在安装上电池之后,会考虑到散热的问题,所以会在电池箱的外壁面上开设有散热孔,但是这种散热孔是始终与外界保持连通的,因此导致了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其电池箱的内部,造成内部电池老化,影响到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矩形的块,所述外壳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的前方壁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矩形的口,所述开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以翻动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为矩形的块,所述活动门的前方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活动门的前方壁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横块,所述连接横块为矩形的块,所述连接横块与凹槽相对应,所述连接横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三,所述螺纹孔三与螺纹孔二保持对应,所述螺纹孔二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二,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为矩形的槽,所述圆形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壁面与外壳的底部内壁保持齐平,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密集的出气口,所述圆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为向上进行吹风的,所述外壳的上方内壁开设有圆口一,所述圆口一为圆形的凹槽,所述外壳的上方壁面开设有圆口二,所述圆口二为圆形的孔洞,且圆口二的内壁直径比圆口一的内壁直径大三分之一,所述圆口一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为矩形的杆,所述横杆的上方壁面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为圆柱形的杆,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可以上下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为圆盘形的块,所述移动块的直径与圆口二的内壁直径相同,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圆形的孔洞,所述连接孔的内壁面直径与竖杆的外壁面直径相同,所述移动块通过连接孔套接在竖杆上,所述竖杆的最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起到了限制移动块向上滑动的效果,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为矩形的块。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一,两个螺纹孔一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一,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活动块,且左右两侧各两个。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块镜像设置,左右两侧的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为从前到后逐渐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的,左右两侧的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活动块起到增加摩擦力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洋,未经吴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