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梁连接键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23700.1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兰涛;门进杰;常好诵;秦广冲;傅彦青;李然;姜子钦;樊冠磊;杨运杰;薛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C2/04;E04C2/06;E04C2/38;E04C5/06;E04B1/61;E04B2/00;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玉仙 |
| 地址: | 1001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梁 连接 预制 混凝土 剪力 装配式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梁连接键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具有边缘约束构件;上连接钢梁与两边缘型钢的顶端焊接连接并且两端焊接连接有上钢梁连接键,下连接钢梁与两边缘型钢的底端焊接连接并且两端焊接连接有下钢梁连接键;上钢梁连接键与下钢梁连接键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墙体四周的混凝土中预埋有内置锚栓。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梁连接键的装配式劲性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及墙体的连接方式,其墙体的刚度大,抗侧能力强,接缝的装配形式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可行性好,对精度要求低,连接可靠,受力明确,能够很好地传递剪力墙之间的剪力,可能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建筑结构工程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梁连接键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建筑行业,由于装配式建筑能够将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融入建筑行业,充分展现了节能减排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因此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至于当今的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主要有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瓶颈是构件之间的连接,连接节点的可靠性以及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是衡量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指标。相比于其他结构形式的装配,剪力墙结构的装配具有更多的连接接缝,其连接形式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连接质量难以控制和保证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现实中不得不采用装配整体式等现场湿作业量大的连接形式,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装配率。就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本身而言,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相应的传统现浇结构的差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建筑高度上有严格的限制,无法体现剪力墙结构的优势,也制约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为此,急需一种既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场湿作业量提高装配率又能提高结构本身的强度和整体性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以及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钢梁连接键的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以及墙体间的拼接方法。该种剪力墙结构的边缘构件内置型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抗侧刚度大,可用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由于墙体带有型钢连接件,墙体之间的拼接可以采用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直接运用螺栓和连接钢板进行连接,能够保证连接接缝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高于墙体本身,达到强节点的构造要求,并且该种结构形式剪力墙的拼接形式还具有连接形式简单易行、施工精度要求较低、现场湿作业量少、受力明确成本低、通用性强等优点,可能广泛的应用于高层或者超高层装配式建筑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带钢梁连接键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包括:
边缘约束构件,包括内置在墙体两侧混凝土中的边缘型钢,以及分布在边缘型钢四周的边缘受力纵筋;
上连接钢梁,通长布置在边缘型钢与边缘受力纵筋的顶端所在的平面内,并且其两端与两侧边缘型钢的顶端焊接连接;
下连接钢梁,通长布置在边缘型钢与边缘受力纵筋的底端所在的平面内,并且其两端与两侧边缘型钢的底端焊接连接;
上钢梁连接键,焊接固定在上连接钢梁的两端,并外漏出所在位置的混凝土;
下钢梁连接键,焊接固定在下连接钢梁的两端,并外漏出所在位置的混凝土;
内置锚栓,预埋在墙体混凝土中,并沿墙体边缘布置,用于连接相邻剪力墙板。
作为一种具体改进,所述边缘型钢为H型截面钢或工字截面钢,其位于所述边缘受力纵筋所围成区域的中心,并且所述边缘约束构件还包括边缘约束箍筋,其布置于边缘受力纵筋所围成区域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3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