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α干扰素亚型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23566.5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正宏;陈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8/21 | 分类号: | A61K38/21;A61P31/14;C07K14/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温爱飞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受体 结合 相关 突变体 制备 防治 新型 冠状 病毒感染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领域,涉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具体涉及人类α干扰素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和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对IFN‑α2结合IFNAR1的位点第82、86、89和120位进行突变,经体外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试验鉴定显示人α干扰素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本发明所述的IFN‑α14和IFN‑α2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领域,涉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人类α干扰素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和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以发然、发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重症者约占两成,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病死率约3%。人群普遍对SARS-CoV-2易感,其传染性较强。如何对重点人群,尤其医护人员、与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或轻度感染者进行应急保护干预,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此外,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尚缺乏特异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疹疗方案》中指出可采用IFN-α雾化吸入作为治疗干预手段,但就干扰素对新冠病毒真正的抗病毒效能并不甚清楚。
现有技术公开了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由自身基因组编码的细胞因子,因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复制的效应而得名,在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有核心作用。已知干扰素可通过与机体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进而启动下游信号通路,诱生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病毒蛋白分子。这些分子能够切断病毒核酸、抑制病毒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装配,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具有早期限制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复制播散以及保护未被感染细胞抵抗病毒入侵的作用。此外,干扰素还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根据结合受体不同,IFN可分为不同型别,I型(IFN-I)、II型(IFN-II)和III型(IFN-λ),其功能各异:I型干扰素包括IFN-α,-β,ω等,主要由被感染的细胞和一些专职细胞产生,对病毒感染早期过程中的复制和播散具有限制作用,是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II型干扰素仅IFN-γ一种,主要由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NKT细胞和T细胞等合成分泌,与启动宿主抗病毒适应性免疫应答有关。IFN-α作为干扰素系统中最大的一类,自身还包括多种亚型,有13种人类IFN-α亚型被陆续鉴定,包括α1、α2a/2b、α4、α1、α5、α6、α7、α8、α10、α13、α14、α16、α17、α21等,它们的编码基因均位于人9号染色体,各亚型α干扰素间具有较多相似的结构域,但有30%左右序列为非保守。目前只有干扰素α2a/2b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等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可获得普通抗病毒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治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3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打印的方法
- 下一篇:目标上内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