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2424.7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贺广零;郭小亮;郭玮;赵辉;解锦婷;陈冲;茹洋洋;孔德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B63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堆放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下支座、中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的一端;中支座固定在甲板上,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与位于下层的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对应设置且支撑在靠船柱的中部;上支座固定连接上下两个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利用相对的法兰盘将两个靠船结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搭接在下支座上的两个第一支撑结构上,中部通过中支座限位支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移位,提高运输的稳定性,将两个靠船结构相对且上下叠加设置,减少靠船结构放置占用的甲板面积,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风机的靠船结构呈空间框架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靠船柱,以及在两个靠船柱之间平行设置的两个爬梯立柱,靠船柱的直径大于爬梯立柱的直径,爬梯立柱之间设置若干爬梯,两个靠船柱与两个爬梯立柱空间上不共面。
靠船结构的运输一般将靠船结构放倒横置在甲板上,靠船柱在下,爬梯立柱在上,靠船结构紧挨着依次排列固定,由于靠船结构整体体积大,在运输船舶上占甲板面积大,使用大型运输船成本高,使用小型运输船,运输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装配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靠船结构运输占用空间大,运输数量有限。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
下支座,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的一端;
中支座,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位于下层的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对应设置且支撑在所述靠船柱的中部;
上支座,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所述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支撑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
所述下支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竖梁,和平行设置在第一竖梁两端的第一横梁;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
所述下支座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梁或第一横梁上;
所述支撑脚与下方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连线围成多边形。
所述中支座包括:
基座;
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部,沿同一所述靠船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支撑半环;所述支撑半环与所述靠船柱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半环开口朝上并支撑在所述靠船柱的外周面上。
至少其一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同一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内的两个第二支撑部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两个第二竖梁,沿垂直于所述靠船柱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侧;
第二横梁,架设在两个所述第二竖梁之间;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围成所述靠船柱的放置空间。
两个所述第二横梁相对的一侧壁面上设置缓冲垫块。
所述上支座包括:
第三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2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胶机构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