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9917.5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陶惠芹;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灵山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8;B65H41/00;B05D7/24;B05D3/00;B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周明新 |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薄膜 分离 方法 | ||
1.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设备,该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设备包括底座(1)、分离单元与收卷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设备对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制作成型后进行分离收卷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作业:对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设备进行调试,然后准备好制作薄膜的原料和制作时所使用的基材,并对基材进行清理;
步骤二、薄膜成型制作:将步骤一中的薄膜原料调制完毕,使用喷涂设备将薄膜原料均匀的喷涂在清理干净的基材的表面上;
步骤三、薄膜与基材分离:将步骤二中均匀喷涂有薄膜原料的基材,放入盛有冷却液的水冷槽内,使得薄膜原料在基材的表面冷却成型,然后通过分离单元将薄膜与基材进行分离;
步骤四、薄膜与基材沥水:使用沥水组件(33)对步骤三中分离开的薄膜和基材分别进行沥水作业;
步骤五、薄膜与基材收卷:使用收卷单元对步骤四中沥水完成的薄膜和基材分别进行收卷作业;
底座(1)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分离单元和收卷单元,分离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其中:
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框体(21)、分离支板(22)、分离支杆(23)、分离滚轮(24)、导引滚轮(25)、分离推杆(26)、分离轮盘(27)、一号分离连杆(28)与二号分离连杆(29),底座(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分离框体(21),分离框体(21)左侧中间开设有分离通道,分离框体(21)右侧设置有分离支板(22),分离支板(22)上前后对称通过销轴设置有分离支杆(23),分离支杆(23)外侧设置有分离滚槽,分离滚槽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离滚轮(24),分离支杆(23)右端外侧设置有导引滚轮(25),分离支板(22)中间滑动设置有分离推杆(26),分离支板(22)右侧设置有分离轮盘(27),分离推杆(26)右端与分离轮盘(27)边缘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一号分离连杆(28),分离推杆(26)左端通过销轴前后对称设置有二号分离连杆(29),分离支杆(23)内侧壁与二号分离连杆(29)一端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收卷单元包括收卷支板(31)、收卷电机(32)、沥水组件(33)、一号收卷辊(34)与二号收卷辊(35),底座(1)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收卷支板(31),收卷支板(31)左侧壁上安装有收卷电机(32),分离轮盘(27)与收卷电机(32)输出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分离框体(21)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沥水组件(33),收卷支板(31)与沥水组件(33)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一号收卷辊(34)和二号收卷辊(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后边缘处对称开设有流水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分离推杆(26)左端的二号分离连杆(29)之间通过半齿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组件(33)包括沥水框体(331)、沥水支架(332)、沥水丝杠(333)、一号沥水辊(334)、沥水刮板(335)与二号沥水辊(336),沥水框体(331)内部滑动安装有沥水支架(332),沥水框体(331)外侧壁与沥水支架(332)外侧壁之间通过沥水丝杠(333)连接,沥水框体(331)内部与沥水支架(332)内侧相对应处前后对称且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一号沥水辊(334)、沥水刮板(335)与二号沥水辊(336),沥水框体(331)与沥水刮板(335)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沥水支架(332)与沥水刮板(335)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刮板(335)与薄膜和基材接触的一面上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倾斜式导流槽(3351),且导流槽(3351)的一端之间开设有下水槽(33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离型薄膜分离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沥水辊(336)外层采用一号海绵(3361),内层采用二号海绵(3362),一号海绵(3361)与二号海绵(3362)之间通过三号棉条(3363)连接,且一号海绵(3361)与三号棉条(3363)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二号海绵(3362)与三号棉条(336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匀Ω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灵山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灵山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9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