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量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4815.4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芗;林再法;洪剑锋;罗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李龙飞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量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量计,包括安装在外筒底的底座,重量传感器设于底座上,量水桶设于重量传感器上,泄水环安装在量水桶下方,泄水环侧面设有出水口伸出外筒,泄水环上设有水槽,量水桶侧面设有节流水孔,重力传感器设有数据输出接口。本发明提供的雨量计利用量水桶承接承雨器流下来的雨水,通过承雨器流下来的雨水和节流水孔流出去的水量差值计算出降雨量的大小,而量水桶内的水量可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测得。该装置通过将雨量测量转换为重量测量,这种雨量测量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降低了测量过程的难度,该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密度高,具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学和水文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电站的一种雨量监测的传感技术。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降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实践中,降水情况也是常规监测的基本要素。降水情况监测的主要工具是雨量计,传统的雨量计有虹吸式和翻斗式两种。虹吸式雨量计的工作原理是雨水由承雨器进入浮子室,带动浮子浮动,雨量的大小由浮子上浮的高低表达。通过安在浮子上的记录表可把相对应的雨量记录在记录纸上。翻斗式雨量计的工作原理是雨水通过承雨器进入翻斗中,当翻斗中的雨水达到一定重量时,翻斗失去平衡而翻动,记录下翻斗翻动的次数就可间接计算出雨量。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结构复杂,对操作过程要求高,使用过程中如果设置不当容易造成误差,操作麻烦,不利于推广应用。如翻斗式雨量计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角度偏差就会造成对测量数据的影响。虹吸式雨量计在标定前如果没把蠕动泵的管道注满水,就会出现标定误差。此外,在强降水场景下,翻斗式雨量计会因为雨水过大的冲击力导致测量误差。而虹吸式雨量计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更换记录纸,如果疏忽了,就可能出现漏报的情况。显然,针对现有的不足,雨量计还有研究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传感器的雨量计,为降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量计,包括外筒、量水桶、泄水环、重量传感器和底座,所述外筒为雨量计的外壳,所述量水桶、泄水环、重量传感器、底座安装在外筒内,所述底座设于外筒底,所述重量传感器固设于底座上,所述量水桶设于重量传感器上,所述泄水环安装在量水桶下方,所述泄水环侧面设有出水口伸出外筒,泄水环上表面设有环形水槽,出水口与水槽连通,所述量水桶下端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节流水孔,所述重力传感器设有数据输出接口。
所述外筒顶部设有承雨器,承雨器呈漏斗状,下端开口小于量水桶的内径。
所述量水桶的外径大于泄水环的内径,小于与其外径。
所述重力传感器为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磁传感器。
所述重力传感器设有电子电路,电子电路设于底座内。
所述电子电路由输入端、输入模块控制计算模块、输出模块和输出端构成。
所述底座内设有蓄电池与重力传感器连接,或重力传感器设有电源线。
所述外筒侧面设有排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雨量计利用量水桶承接承雨器流下来的雨水,通过承雨器流下来的雨水和节流水孔流出去的水量差值计算出降雨量的大小,而量水桶内的水量可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测得。该装置通过将雨量测量转换为重量测量,这种雨量测量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降低了测量过程的难度,该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密度高,具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雨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泄水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泄水环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厕所异味监控系统
- 下一篇:可用于大型系统的多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