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隧道通风结构、隔板构件安装设备及辅助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9356.0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张威;刘国庆;陈绍华;朵生君;陈敬军;靳宝成;刘陆拓;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隧道 通风 结构 隔板 构件 安装 设备 辅助 | ||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隧道通风结构、隔板构件安装设备及辅助设备。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构件,隔板构件与隧道顶壁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隧道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构件,隔板构件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预制隔板,预制隔板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约束两个预制隔板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保证隔板构件的两端搭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构件的顶端。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预制隔板,使得隔板构件的整体形态可随着不同需求变化,从而可快速完成隔板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的搭接,再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保证隔板构件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实现了隔板构件的快速安装过程,隔板构件安装后,实现长距离的隧道通风换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隧道通风结构、隔板构件安装设备及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为改善隧道长距离施工期间洞内空气质量,保证施工作业人员身心健康,需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即在隧道的一端用机械向隧道内吹入新鲜空气,使新鲜的空气沿隧道纵向冲淡并挤出污浊空气。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风机与风管连接,并将风管安装在隧道拱顶,但是斜井距离较长时,风管送风存在漏风率高、沿程阻力大、施工中易破损等问题。采用通风隔板可有效解决长距离通风问题,但普通混凝土隔板存在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隧道通风结构、隔板构件安装设备及辅助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隧道通风结构,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构件,隔板构件与隧道顶壁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隧道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构件,隔板构件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预制隔板,预制隔板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约束两个预制隔板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保证隔板构件的两端搭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构件的顶端。
可选的,限位部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制隔板顶端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通过挤压接触以限制预制隔板向上转动。
可选的,预制隔板靠近隧道内壁的一端设有用于在相对应的支撑架上行走的第一滚轮。
可选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供滚轮行走的导向部。
可选的,导向部为开设在支撑架顶端的凹槽,凹槽的宽度自隧道中部向隧道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的,预制隔板的边缘设有密封条,支撑架的顶端外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垫条,预制模板的底端对应第一垫条处设有第二垫条。
可选的,两个预制模板的底端靠近接缝处位置设有挂环。
一种隔板构件安装设备,包括行走部,行走部的顶端中部设有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用于支撑在两个预制隔板的下方接缝处位置,第二伸缩机构用于支撑在相对应的预制隔板的底端。
可选的,第一伸缩机构的顶端设有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梁,第二伸缩机构的顶端设有第二滚轮。
一种隔板构件安装用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有U型件,U型件的两端设有与挂环相匹配的挂钩。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预制隔板,使得隔板构件的整体形态可随着不同需求进行变化,从而首先可快速完成隔板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的搭接,再通过设置限位部又可保证隔板构件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实现了隔板构件的快速安装过程,隔板构件安装后,通过通风通道则可实现隧道内部有效的通风换气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对抗样本攻击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条中心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