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时隙干扰处理方法、基站、装置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9367.5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2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宁;吴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张博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干扰 处理 方法 基站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时隙干扰处理方法、基站、装置及介质,包括:受扰基站在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根据自身和施扰基站的时隙配比,判断此特殊时隙或上行时隙是否为交叉时隙,其中,施扰基站与受扰基站是相邻和/或相近的基站;受扰基站在确定此特殊时隙或上行时隙为交叉时隙时,向施扰基站发送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施扰基站在检测到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后,在与受扰基站特殊时隙上行符号和/或上行时隙相对应的下行时隙上采取干扰退避和/或减缓。采用本发明,可以避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因此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时隙干扰处理方法、基站、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于TDD(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如果相邻小区的帧结构不一致,或者两个小区的子载波间隔不一致,就可能会产生交叉时隙干扰,当邻区之间同频时,干扰强度会很大,不可接受。另外一方面,如果TDD系统的帧结构保持一致,虽然能够避免干扰,但是在用户业务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静态配置的资源利用率受限。采用动态时隙调度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动态时隙调度需要解决交叉时隙干扰问题。
图1为产生交叉时隙干扰的网络环境示意图,图2为交叉时隙干扰的时隙示意图,以5G NR(新空口,New Radio)TDD移动通信系统为例,当使用动态时隙调度时,在图1示例的两个基站在某些时隙可能存在不同的传输方向,那么就会产生如图2所示的干扰。
对于动态时隙调度的干扰问题,主要有干扰抑制和干扰协调等方案。
对于干扰抑制,主要通过高级接收机方案,采用类似NAICS等高级检测算法,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最小均方差接收机。图3为最小均方差接收机框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受扰基站一侧,通过对施扰基站的干扰信号的检测,在接收机抵消掉施扰基站的干扰信号,保证有用信号的接收性能。这种方案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参考信号来维持足够准确的信道估计,通常需要设计一个正交的上下行对称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信号。
对于干扰协调,基于小区间的干扰测量,采用功率控制、波束控制和高层调度等方法,减弱干扰。这种方案依赖于干扰测量以及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图4为干扰协调方案示意图,如图所示:
1)基站1在资源3上使用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测量相邻基站2的信号;
2)基站1的上行用户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1将资源3预留为空白资源,不在其上做上行传输;
3)同时,基站2在资源3上配置一个零功率的参考信号(ZP CSI-RS),这样基站1在资源3上的测量结果即为基站2的下行对基站1的上行造成的交叉时隙干扰;
4)基站1将测量结果与基站2通过Xn接口进行交互;
5)基站2基于交互信息实施干扰退避和/或减缓方案。
对于现有方案,高级接收机的方案,实现方案非常复杂,需要采用类似SIC(串行干扰退避和/或减缓)的方式。另外,由于上下行时隙的参考信号格式不一致,下行干扰信号可能超出时隙边界等影响,都会影响高级接收机的实际效果。因此,这种方案只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
对于干扰协调方案,首先取决于干扰测量,对于5G NR无线通信系统,目前主流方案是采用CSI-RS进行基站间的干扰测量。但是,使用CSI-RS进行干扰测量属于基站的新功能,需要新增基站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CSI-RS在基站间传输可能超过时隙边界(尤其在多小区情况下),这样对测量性能会产生影响。目前,有相关方案建议调整已有时隙结构,实现时隙对齐,但是这种调整方案目前3GPP标准并不支持。
综上,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并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案能解决交叉时隙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