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5196.9 | 申请日: | 2020-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疆;陈雯雯;杨斌;相鸿雁;杨佩娟;庄锦贵;张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收大地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陆中丹 |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培苗内生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外植体: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气温在15~25℃,相对湿度低于60%,采取外植体备用;
(2)外植体表面消毒:将采取的所述外植体依次进行酒精消毒、渗透性消毒剂A溶液浸泡消毒和氯化汞消毒浸泡消毒;
(3)外植体接种和诱导组培苗:配制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将所述步骤(2)消毒好的所述外植体接入具有经杀菌剂杀菌且消毒后的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的培养基瓶内,在无菌培养室内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
(4)继代培养:再使用步骤(3)中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进行二代继代培养;
(5)无内生菌组培苗的获得:经过二代继代培养后,选取生长健壮、无任何细菌真菌污染组培苗即为无内生菌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采取的所述外植体在自来水流水冲洗2小时,然后用无菌水漂洗2遍,再放入75%酒精中浸泡1分钟,然后取出用无菌水漂洗4遍;再将所述外植体投入到配置好的所述渗透性消毒剂A溶液内,浸泡20分钟,取出用无菌水漂洗4遍;再投入浓度为0.1%的HgCl消毒溶液内浸泡30分钟,再使用无菌水漂水漂洗6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渗透性消毒剂A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取500ml的无菌水倒入烧杯,分别加入化学杀菌剂C溶液1ml和MT药剂一片溶解后即配制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无激素培养基MS0,配置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后再加入杀菌剂搅拌均匀,然后将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灌装培养瓶,每瓶接入3~6株,后放入高压消毒锅内118~121℃消毒19~21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的配置方法为:采用生物抑菌剂B和化学杀菌剂C,按1:1~2混合,然后加入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所述杀菌剂在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内浓度为0.8~1.2m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取外植体前先将植物移栽到花盆里,放在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35℃生长,并在取外植体前一周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稀释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连续二代继代培养过程中,若发现受污染的组培苗则立刻将受污染的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室除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待带有生长点的芽段长到3cm以上高度时,再使用步骤(3)中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进行连续二代继代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外植体为大蒜或草莓或红薯或南天竹,采取所述外植体的方法为:将已消毒的大蒜或草莓或红薯或南天竹,用火焰消毒过的刀片或剪刀或镊子,在无菌的环境下,将生长点以下1cm处切下,带有生长点的茎段即为外植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苗内生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外植体接入消毒好的具有所述外植体诱导培养基的培养基瓶内,在室温24~26℃条件下,2000~2500Lux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的无菌培养室进行诱导培养不定芽,培养周期为25-3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收大地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收大地种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1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土壤团粒形成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地下水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