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3476.6 | 申请日: | 2020-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枫;朱建军;李厚佳;卞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48;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下 气缸 内圆磨 装置 | ||
1.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外部罩壳(1)以及分别设置于外部罩壳(1)内且安装于底座(2)上的内圆磨单元(3)和上下料单元,所述的上下料单元包括输送组件(41)、定位组件(43)和机器人组件(42),所述的定位组件(43)安装于输送组件(41)上,所述的机器人组件(42)分别与输送组件(41)和内圆磨单元(3)位置配合,用于抓取工件对内圆磨单元(3)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
所述的输送组件(41)将工件送入外部罩壳(1)内,并通过定位组件(43)进行定位,所述的机器人组件(42)将定位完成的工件从输送组件(41)中取出,送入内圆磨单元(3)进行内圆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所述的机器人组件(42)将工件从内圆磨单元(3)取出,放入输送组件(41)运至外部罩壳(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组件(41)包括相互正对设置的链条进料平台(411)和链条出料平台,所述的链条进料平台(411)包括第一进口端(4111)和第一出口端(4112),所述的第一进口端(4111)通过支撑柱(412)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的第一出口端(4112)伸入外部罩壳(1),固定安装于底座(2)上,所述的链条出料平台包括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的第二出口端通过支撑柱(412)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的第二进口端伸入外部罩壳(1),固定安装于底座(2)上,所述的定位组件(43)安装于第一出口端(41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进料平台(411)和链条出料平台上分别安装传送带和链条,用于输送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43)包括通过连接板(435)设置于第一出口端(4112)上方的伸缩气缸(431)、与伸缩气缸(431)连接的旋转气缸(432)以及安装于第一出口端(4112)端口底部的顶升气缸(433),所述的顶升气缸(433)包括气缸凸台(434),用于承载工件并将工件顶起,所述的伸缩气缸(431)能够带动旋转气缸(432)水平移动,所述的伸缩气缸(431)和旋转气缸(432)相互配合,用于定位气缸凸台(434)上工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组件(42)包括安装于底座(2)上的机器人(422)和安装于机器人(422)上的机器人手爪(4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手爪(421)为外夹卡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圆磨单元(3)包括内圆磨机床(31)和编码器(32),所述的编码器(32)安装于内圆磨机床(31)的移动端,且与机器人组件(42)连接,用于捕捉工装前后位置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422)的型号为LR-MATE 200iC/5WP。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包括工作台面(21)和输送台面(22),所述的输送台面(22)为长条型,与工作台面(21)之间呈阶梯状下沉,所述的内圆磨单元(3)安装于工作台面(21)上,所述的输送组件(41)和机器人组件(42)分别安装于输送台面(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气缸内圆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时,所述的伸缩气缸(431)前进到位等待,所述的链条进料平台(411)上放置工件,并将工件输送至第一出口端(4112)端口处;
工件到位后,所述的第一出口端(4112)端口底部的顶升气缸(433)将工件顶起,所述的旋转气缸(432)将工件拨到气缸凸台(434)的指定位置,完成工件定位,最后所述的伸缩气缸(431)退回,所述的顶升气缸(433)保持升起状态,等待机器人手爪(421)进行取料;
所述的编码器(32)捕捉的工装前后位置,进行跟踪定位后,所述的机器人手抓(421)将工件送入内圆磨机床(31);
出料时,所述的机器人手爪(421)通过编码器(32)捕捉的工装前后位置,进行跟踪定位,从内圆磨机床(31)取走加工完成的工件,并将工件放置于第二进口端,并通过链条出料平台输送至第二出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4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纠偏功能的工业纺织绕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