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9454.2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斌;刘环;路璐;徐瑞;万松;李文婕;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3;C12N1/20;C12N1/16;C02F101/30;C12R1/3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姚东华 |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清出底泥 消解 方法 | ||
1.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河道清出的底泥进行消解,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化合物,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混合菌剂分解所述化合物,产生的热量使底泥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要求值,完成对河道清出底泥消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酶制剂包括:生物酶和生物混合菌剂;所述生物酶包括:木质素酶,所述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混合菌剂,还包括: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待处理底泥,提供处理工艺所需环境温度;
步骤2、取所需生物酶制剂,加水稀释;
步骤3、将稀释后的生物酶制剂与待处理底泥翻抛摇匀,并形成堆体;
步骤4、检测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在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均达到处理要求时,确定所述待处理底泥消解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生物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别对各菌群进行预培养,并筛选出各所述菌群对应的活性最强的菌株;
以所述活性最强的菌株为母株在培养基中分别将各菌群培养至饱和状态;
将各所述培养基中的菌群混合制得所述生物混合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培养基中的菌群混合制成所述生物混合菌剂,包括:
在混合培养过程中向混合菌群加入果寡糖,混合菌群与果寡糖的质量比为(10~13):1,在29~31℃条件下培养至有效活菌总数至不低于37亿cfu/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处理工艺所需环境温度为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在所述待处理底泥的含水率为85%~90%时,每吨待处理底泥所需的生物酶制剂使用量t满足:250g≤t≤300g。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底泥中有机质含量低于600g/kg时,形成堆体后,无需翻抛,发酵过程中,各菌群持续繁殖使堆体内温度上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底泥中有机质含量高于600g/kg时,形成堆体后,无需翻抛,发酵过程中,补充生物酶制剂后翻抛混匀,各菌群持续繁殖使堆体内温度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4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