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8967.1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瑞;杨秀攀;刘勇;徐远凡;曹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5/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液压 执行机构 冲击 缓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的滑阀、以及压缩弹簧,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先导压力腔、先导油路、以及回油油路,其中,所述滑阀设置在阀腔中,由所述压缩弹簧偏压,所述滑阀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先导压力腔与所述先导油路的连通孔,且所述连通孔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本发明是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通过设置能封堵回油油路的滑阀,并在滑阀的一端设置由先导油路、先导压力腔、单向节流阀组成的先导液压油路,使缓冲阀的进出油口迅速打开或者缓慢关闭,而本发明的缓冲阀与执行机构并联安装,能减缓马达启停时进油流量突变,延伸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和工业自动化中,多数场合会应用液压机构,如液压工业风扇、工程机械、环卫机械、卷扬机等液压马达高速驱动的工作机构。在换向阀打开,马达启动瞬间,由于负载惯性大,具有较大转动惯量,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在启动以及制动等方面控制难度大。
正常启动时,换向阀打开,系统流量全部作用于马达,马达瞬间从静止加速到全速;换向阀关闭时,由于进油流量瞬间停止,马达惯性很大,进油侧形成负压,极易对液压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严重降低液压系统寿命,甚至损坏执行机构,对设备造成巨大伤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以实现降低液压系统启停时因进油流量突变造成的冲击,提高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的滑阀、以及压缩弹簧,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先导压力腔、先导油路、以及回油油路,其中,回油口T通过所述回油油路连通至进油口P,所述先导压力腔通过所述先导油路连通至所述进油口P,所述滑阀设置在阀腔中,由所述压缩弹簧偏压,所述滑阀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先导压力腔与所述先导油路的连通孔,且所述连通孔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
当液压执行机构启动时,液压油从所述先导油路流向所述压力腔,使先导压力腔中油压增加,进而推动所述滑阀向所述回油油路一侧移动以渐渐封堵所述回油油路。
当液压执行机构停止时,所述压缩弹簧迫使所述滑阀移动并打开回油油路,进而使所述液压执行机构的进出油口连通,用于向液压执行机构进油侧补充液压油,以避免马达停止时进油流量突变。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进油口内侧设有可调节流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执行机构为液压马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通过设置能封堵回油油路的滑阀,并在滑阀的一端设置由先导油路、先导压力腔、单向节流阀组成的先导液压油路,使缓冲阀的进出油口缓慢打开或者缓慢关闭,而本发明的缓冲阀与执行机构并联安装,能减缓马达启停时进油流量突变,延伸马达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应用于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