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灸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8365.6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霞;王棱弘;王皓正;贾义江;张云;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田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47/24;A61K47/18;A61K47/22;A61K47/32;A61K47/38;A61K47/04;A61K47/44;A61P39/00;A61P19/08;A61P29/00;A61P1/08;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灸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灸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灸贴由中药材料制备而成的中药精油和灸贴基体制作而成;所述中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姜80~120份、桂皮40~60份、川芎80~120份、川椒80~120份、五味子70~90份、山奈60~80份、当归120~180份和冰片15~25份。本发明的中药材料和矿石粉加热可以促进加快血液和经络循环,光灸贴制作时加入的抗敏剂、稳定剂和皮肤渗透剂等组分,进一步促进中药有效成分被皮肤透皮吸收,而且长期使用不过敏;此外,本发明的光灸贴所载药量大,携带和使用方便,渗透效果好,无致敏副作用,使用时无烟,体感和使用感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灸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和艾灸是我国的传统医学,针灸是指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然而针灸一般是针对一个点进行调理,而且针灸所需技术较高,必须在针灸老师的知道下才能实施,而艾灸属于表皮热敷法,无法到达皮肤深层,且使用时不方便,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灸贴,本发明的光灸贴制作时加入了抗敏剂、稳定剂和皮肤渗透剂等组分,可以促进加快血液和经络循环,使其中药有效成分被皮肤透皮吸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灸贴,所述光灸贴由中药材料制备而成的中药精油和灸贴基体制作而成;所述中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姜80~120份、桂皮40~60份、川芎80~120份、川椒80~120份、五味子70~90份、山奈60~80份、当归120~180份和冰片15~2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精油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按配比称取中药材料,加5~10倍量水,在40~60℃的水温下煮20~60分钟,然后加热至沸腾煎煮15~40分钟,最后冷却至40~60℃煎煮20~40分钟,按照上述方式煎煮2~3次,冷却后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抗敏剂、稳定剂和橄榄油,搅拌均匀得到中药精油。
进一步地,所述抗敏剂为硅烷二醇水杨酸酯、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中的任一种;所述稳定剂为聚维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
进一步地,所述灸贴基体包括矿石粉、液态医用级硅胶、皮肤渗透剂和植物精油。
进一步地,制备所述光灸贴的原料中,所述矿石粉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8%、所述液态医用级硅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5%~85%、所述植物精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所述中药精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5%、所述皮肤渗透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
进一步地,所述矿石粉包括砭石粉、稀土粉、纳米陶瓷粉、磁铁矿粉、纳净石粉,且质量比为1:5:2:1:1;所述皮肤渗透剂为氮酮。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医用级硅胶包括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A和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B,且所述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A和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B的质量比为1~1.5:1。特别优选地,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A和液态医用级硅胶组分B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精油包括丁香油、郁金香油、香附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目的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光灸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所述中药精油与液态医用级硅胶、矿石粉、皮肤渗透剂和植物精油,搅拌均匀,得光灸贴预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田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田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材料性能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气体开关密封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