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7583.8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徐锦锋;徐士军;张宝鸽;杨骏;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3/43 | 分类号: | D06F33/43;D06F39/08;D06F39/00;D06F34/04;D06F103/68;D06F10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处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护理 装置 杀菌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衣物护理装置的当前执行程序;判定所述当前执行程序中是否存在杀菌程序;若存在,则配置衣物护理装置启动其外筒排水口处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对外筒内的洗涤水或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水与洗涤物执行杀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系统、存储介质、装置。本发明通过将混入洗涤水中的筒壁上的污垢一并进行杀菌,避免筒壁上的污垢混入洗涤水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外筒排水口处的紫外线杀菌装置还对连通管中的残留水进行杀菌,避免了连通排水泵的连通管内的残留水因长时间留置而滋生大量细菌而产生异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领域,尤其涉及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技术的进步一直直观反映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从一开始人们在河边手动捶打衣物,用皂荚去除污渍,到后来搓衣板增加衣物间的摩擦,用香皂或者洗衣粉,再到电动的波轮洗衣机,加洗衣液,直到现在最先进的滚筒洗衣机。除了洗衣方式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功能在洗衣机的更新换代中不断加入,比如烘干,自清洁,高温杀菌等等。
过去人们对于洗衣的主要追求是“洗干净”,这种干净是表面上的,只要衣物表面没有明显污渍,没有异味,那么洗衣服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洗涤水在机槽和内外桶之间流动,长时间累积将在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上形成污垢,就会导致细菌的大量滋生,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事实上,长时间没有清理的洗衣机的细菌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现有的洗衣机的除菌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除菌法,另一种是化学除菌法。物理除菌法包括高温杀菌、抗菌材料、纳米抗菌;化学除菌法至少包括银离子杀菌、电解水杀菌、臭氧杀菌。另外,紫外紫外线杀菌装置一般安装在座上盖的内侧,如此对紫外线杀菌装置的防水性要求较低,但是杀菌的紫外光线直接照射在衣物上,对衣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或者紫外紫外线杀菌装置安装在进水口处,对注入的水进行杀菌,但是在洗衣过程中筒壁上积累的污垢将混入洗涤水中对衣物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方法。
本发明通过将紫外线杀菌装置安装于外筒的排水口处进行杀菌,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衣物护理装置的杀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衣物护理装置的当前执行程序;
判定所述当前执行程序中是否存在杀菌程序;
若存在,则配置衣物护理装置启动其外筒排水口处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对外筒内的洗涤水或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水与洗涤物执行杀菌。
优选地,在步骤配置衣物护理装置启动其外筒排水口处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对外筒内的洗涤水或执行过程中的洗涤水与洗涤物执行杀菌中,包括:
基于当前所述执行程序,判断当前排水泵是否启动;若未启动,
获取当前所述执行程序的杀菌时间;
判断所述杀菌时间是否满足预设杀菌时间阈值;若是,则停止杀菌;否则,继续执行杀菌。
优选地,在步骤配置衣物护理装置启动其外筒排水口处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中,还包括:
基于当前所述执行程序,判断当前排水泵是否启动;若启动,
获取当前所述执行程序所需时间;
获取所述执行程序的当前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与所需时间判断距离所述执行程序结束的时间是否满足预设杀菌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杀菌;否则,不执行杀菌。
优选地,在步骤对外筒内的洗涤水或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水与洗涤物执行杀菌中,还包括:
对连接排水泵的连通管中的洗涤水进行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