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电热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6388.3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艾穗江;刘善增;邓海燕;张能胜;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F24H1/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结构 具有 电热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气结构,包括:阀腔,设置在所述阀腔内的排气通道,以及与所述排气通道对应设置的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上设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口配合,在该端口周沿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配合的凸环,进而形成双重密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排气结构其浮块上具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可与排气通道形成双重密封结构,能很好地满足电热水器的长期高温高压使用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结构的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家电,现有的电热水器结构一般包括:外壳、内胆、出水管组件、进水管组件、电加热器和镁棒等。早期的电热水器其采用的镁棒都为物理镁棒,需要定期维护、更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采用电子镁棒代替物理镁棒;电子镁棒是通过电流产生的电子对内胆和电加热器进行保护,免除了物理镁棒的使用与更换,极大提高用户体验,降低了售后成本。然而,不同的用户,其用电环境、用户习惯以及电子镁棒本身均有所差别,从而导致了电子镁棒存在析氢风险,当电热水器长期不使用时,氢气集聚于内胆顶部,存在安全风险。另外一方面,现有电热水器在加热过程中,安全阀会滴出较多的水进行泄压,体验不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排气泄压且满足电热水器长期高温高压需求的排气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结构的电热水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结构,包括:阀腔,设置在所述阀腔内的排气通道,以及与所述排气通道对应设置的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上设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口配合,在该端口周沿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部配合的凸环,进而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排气通道成型在一排气杆上,所述排气杆嵌在所述阀腔内将所述阀腔分割成相互隔开的两个腔体,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腔体连通。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浮块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给所述浮块一个远离所述排气通道的复位力。
更为优选的是,对应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口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安装在一密封旋钮上、并随所述密封旋钮的旋进旋出实现对该端口的启闭;在所述密封旋钮上设有将所述排气通道和外界连通的排气孔。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浮块的截面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别设置在两不同台阶上。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阀腔由组装在一起的阀体上盖和阀体下盖构成,所述浮块位于所述阀体下盖内,所述排气杆安装在所述阀体上盖内。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上盖内设有安装台阶,在所述排气杆周沿设有与所述安装台阶配合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台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上盖和所述阀体下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内胆,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胆上的出水管组件、进水管组件、电加热器和镁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的顶部安装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为如上所述的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的浮块所在腔室与所述内胆连通。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内胆顶部设有水管,所述排气阀螺纹连接在所述水管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提供的排气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能自动排气泄压,而且其浮块上具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可与排气通道形成双重密封结构,能很好地满足电热水器的长期高温高压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