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促进铅锌矿植物恢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6831.9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华;苏荣葵;欧琪琪;杜露;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合 改良 促进 锌矿 植物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促进铅锌矿植物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蘑菇渣和碳酸钙,研磨破碎;2)将蘑菇渣与碳酸钙按质量比为2:1‑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改良剂;3)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复合改良剂,反复翻耕均匀,充分混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混合重金属污染土壤;4)挑选耐重金属的速生木本植物种植于混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并定期翻耕土壤。本发明中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的添加有效改善了铅锌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固定了矿区铅锌矿和矿区水土,促进了耐重金属木本植物幼苗生长,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改善矿区环境;木本植物植物的生长实现了铅锌矿向植物的转移,降低土壤铅锌矿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植物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促进铅锌矿植物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铅锌尾矿具有重金属含量高、毒性强、土壤理化性质差等特点,导致矿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也进一步加剧了矿区周围水体污染。矿区植被恢复对矿山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矿区植被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其不仅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扩散,也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固定铅锌矿污染,降低生物可利用态重铅锌含量。
目前,矿区植被恢复常选择耐重金属和耐贫瘠的植物种类,然而该种类的植物景观性差,且植被生长速率受限。由于铅锌矿区有机物质缺乏、生态系统环境恶劣,土壤有机改良剂的添加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但是,有机改良剂加速了铅锌矿的释放,土壤中高浓度铅锌矿反而抑制了植物的进一步生长。因此,在铅锌矿区植物修复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土壤铅锌矿的固定化和去除。
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255336.1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双层包膜制备得到,核心为调理剂颗粒,在调理剂颗粒外层包膜营养剂层,在营养剂的外层包膜微生物菌剂得到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的比例为:调理剂颗粒:营养剂:复合微生物菌剂=20~25:70~75:3~10;其中,所述的调理剂包含泥炭土、粉煤灰、碳酸钙和有机碳,其中,泥炭土、粉煤灰、碳酸钙和有机碳的重量比为:2~6:1~3:0.5~2:1~3。该方法采用双层包膜制备,调理剂包含泥炭土、粉煤灰、碳酸钙和有机碳,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且主要目的在于修复土壤生态系统,降解有机污染物,对于含重金属尾矿的修复未给出具体实施方案。CN201610254295.4公开了一种立体模式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是通过覆盖生物修复土壤,在土壤中添加微生物、动物和采取植被立体种植技术,来调节土壤水分、养分、pH值及氧化还原状况,增加土壤中的生物、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等生态因子,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控,降低和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该方法含有机质土壤的制作工序复杂,要求严苛,且有机质土壤、石灰粉仅撒施,而未与受污染土壤进行充分混合,难以充分发挥有机质土壤和碳酸钙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且铅锌矿修复效果好的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促进铅锌矿植物恢复的方法,该方法以废治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和无机复合改良剂促进铅锌矿植物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挑选蘑菇渣和碳酸钙,并用研磨机分别研磨破碎;2)将蘑菇渣与碳酸钙按质量比为2:1-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改良剂;3)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复合改良剂,反复翻耕均匀,充分混合,得到混合重金属污染土壤;4)挑选耐重金属的速生木本植物种植于混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并定期翻耕土壤。
复合改良剂采用有机改良剂(蘑菇渣)和无机改良剂(碳酸钙)混合,强化协同作用。有机改良剂的添加能改变土壤性质并且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中和土壤酸,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有机改良剂其上有较多的吸附位点,游离的重金属与土壤有机质结合,使重金属由可溶态转化为结合态,从而降低其生物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