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同时导通的卧式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9878.2 | 申请日: | 202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红;张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5;H01R13/631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 地址: | 26611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同时 卧式 连接器 | ||
1.一种双面同时导通的卧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PCB板(1)、第一端子(7)、第一焊接点(8)和第三焊接点(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二PCB板(2),且第二PCB板(2)的左侧设置有位于第一PCB板(1)的顶部的固定座(3),所述第二PCB板(2)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左端连接有前伸座(5),所述固定座(3)的底部边侧连接有固定板(6),且固定座(3)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端子(7),所述第一端子(7)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第一PCB板(1)的顶面的第一焊接点(8),所述安装座(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端子(9),且第二端子(9)的边侧设置有同样位于安装座(4)的内侧的第三端子(10),所述安装座(4)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第二PCB板(2)的顶部的第二焊接点(11),所述第二焊接点(11)的外侧设置有位于第三端子(10)的下方的第三焊接点(12),且第三端子(10)包括第三主体(1001)、外接板(1002)和底部触点(1003),所述第三主体(1001)、外接板(1002)和底部触点(1003)之间呈一体化设置,且第三主体(1001)和外接板(1002)分别对应与前伸座(5)和安装座(4)之间对应卡合连接,且外接板(1002)通过底部触点(1003)与第三焊接点(12)对应连接;
所述固定板(6)包括插接板(601)、凸出板(602)和平接板(603),且插接板(601)、凸出板(602)和平接板(603)之间呈一体化结构,并且凸出板(602)和平接板(603)分别设置在插接板(601)的顶端和下方;
所述第一端子(7)等间距对应卡合连接在固定座(3)的内侧,且第一端子(7)包括第一主体(701)、第一支杆(702)、第二支杆(703)、定位板(704)、限位板(705)、第一卡块(706)、第二卡块(707)、后端触点(708)和前端触点(709),第一主体(7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杆(702),且第一支杆(702)的下方安装有同样位于第一主体(701)的顶端的第二支杆(703),第一主体(701)的下方安装有定位板(704),且第一主体(70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705),限位板(705)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卡块(706),定位板(70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卡块(707),且第二卡块(707)的底部设置有后端触点(708),第一支杆(702)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前端触点(709);
所述第一支杆(702)和第二支杆(703)在第一主体(701)的顶端呈弹性结构,且第一支杆(702)和第二支杆(703)之间呈镜像设置,并且第一支杆(702)和第二支杆(703)的顶端内侧均安装有前端触点(709);
所述定位板(704)和限位板(705)在第一主体(701)的上下方呈对称设置,且定位板(704)的底面呈平面结构,并且限位板(705)的顶面呈凹凸状结构;
所述第一卡块(706)和第二卡块(707)的右侧面在同一竖直面内,且第一卡块(706)、第二卡块(707)、第一主体(701)、后端触点(708)、定位板(704)、限位板(705)、第一支杆(702)、第二支杆(703)和前端触点(709)之间呈一体化结构,并且后端触点(708)与第一焊接点(8)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端子(9)与安装座(4)之间呈对应卡合设置,且第二端子(9)与第一端子(7)之间连接,并且第二端子(9)包括第二主体(901)、弯折板(902)、凸板(903)、加宽板(904)和末端触点(905),第二主体(901)的顶端连接有弯折板(902),且第二主体(901)的顶部设置有凸板(903),第二主体(901)的末端安装有加宽板(904),且加宽板(904)的底端设置有末端触点(905);
所述固定座(3)与安装座(4)之间呈左右对应设置,且安装座(4)与前伸座(5)之间呈一体化注塑结构,且安装座(4)通过前伸座(5)与固定座(3)之间呈对应卡合连接;
所述插接板(601)通过凸出板(602)与固定座(3)之间呈对应卡合连接,且插接板(601)与平接板(603)之间构成“L”字形结构,并且插接板(601)关于固定座(3)中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主体(901)与弯折板(902)之间呈平行设置,且弯折板(902)在第二主体(901)的顶端呈180°折弯设置,并且第二主体(901)的顶面和弯折板(902)的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杆(702)和第二支杆(703)之间对应贴合,而且第二主体(901)通过加宽板(904)和末端触点(905)与第二焊接点(11)对应连接;
其中通过第二PCB板(2)与第一PCB板(1)之间的对应插接卡合,使得前伸座(5)通过第二端子(9)与固定座(3)之间对应进行卡合,使得第二主体(901)的顶面和弯折板(902)的底面分别与第一支杆(702)和第二支杆(703)对应进行接触贴合,从而进行电连接,使其两面结构,从而在一面发生断开的情况时,仍能够保证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恩利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