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8011.5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H04W36/00;H04W76/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刘冬亮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目标基站在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与源基站进行交互,获取目标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在第一频段不符合目标基站的频段过滤原则的情况下,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交互,以使目标用户设备切换至激活状态;与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用户设备进行交互,获取第二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为目标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的能力信息,第二频段为符合目标基站的频段过滤原则的频段。因此,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NA更新之后,UE在恢复业务时,本次驻留的基站需要从UE侧获取自己所关心的频段的UE能力,从而导致业务恢复时延较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系统引入用户的未连接(inactive)状态及其行为,其中涉及到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NA)。其中,RNA是核心网注册区的子集,可以包含一到多个小区。inactive用户在移动进入一个新的RNA时需要触发一次RNA更新流程(最后依旧回到Inactive态)以确定用户在这个新RNA内的上下文锚点小区。后续如果有来自核心网的信令或者数据,将通过该上下文锚点小区触发在新RNA范围内的无线接入网(RNA)寻呼,将inactive用户呼起并恢复至激活状态继续处理。
此外,5G系统下的用户设备(UE)能力上报机制基于4G时代进行了优化,提出了UE能力频段过滤的概念,即每个小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UE能力请求消息中指示终端只上报本小区关心的某些频段下的UE能力信息,以减少空口UE能力上报消息的大小以及基站维护该UE能力的储存空间开销。
但是,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机制给inactive用户的RNA更新过程的UE能力传递引入了一个问题,即新小区从UE上次接受服务的小区获取到的UE上下文中的UE能力信息未必包含新小区关心的所有频段相关的能力,从而影响用户在新小区恢复业务时的配置处理,例如在新小区配置用于某些频段下用于载波聚合的测量时就需要参考对应频段的UE能力。
即在RNA更新过程中用户一直处于inactive态,基站无法从UE侧获取自己想要的UE能力。如果新小区从UE上次接受服务的小区获取到的UE上下文中的UE能力信息没有包含新小区关心的所有频段相关的能力,那么当用户真正想要在新驻留的小区恢复业务时,还需要额外增加按照新小区的UE能力过滤条件发起空口的UE能力获取过程,才能进行后续其他相关的配置处理。然而,这部分时延的引入对于用户的业务体验存在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NA更新之后,UE在恢复业务时,本次驻留的基站需要从UE侧获取自己所关心的频段的UE能力,从而导致业务恢复时延较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与源基站进行交互,获取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基于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NA更新请求恢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上下文信息中携带有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第一频段上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频段为符合所述源基站的频段过滤原则的频段;
在所述第一频段不符合所述目标基站的频段过滤原则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进行交互,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由未激活状态切换至激活状态;
与处于激活状态的所述目标用户设备进行交互,获取第二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为符合所述目标基站的频段过滤原则的频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