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道打孔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7559.8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隋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心怡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3/08;B23Q5/02;B23Q5/22;B23Q7/04;B23Q1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管道 打孔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管道打孔机,主要用于各种不同直径的工业管道打孔设备,包括机体装置、丝杠传动系统、支撑机构装置、装夹机构和底座装置。底座装置为机体装置、丝杠传动系统、支撑机构装置、装夹机构的安装平台,通过一对支撑机构组成的V块定位机构,将管子平稳的放在钻孔平台上面,使用电机驱动刀头,以及手动驱动电机上下进给,对管道进行切销,旁边的装夹机构在使用大型管子时可代替人力进行搬运,同时本发明使用气缸调节支撑机构的角度,使用丝杠调节两支撑机构的间距,可以实现对DN800以内任意内径的管道进行孔加工,并使用丝杠双螺母反装传动,可以使两支撑机构的中心面时刻在刀具中心,从而保证加工定位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机加工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管道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打孔技术涉及于机械、建筑、农林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真空,气路,水路系统中对管道打孔的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非专业器械往往不能高效加工出所需要的管道孔,导致制造成本成倍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号:CN201821666510.2公布了一种管道打孔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同孔轴的内部实现了对管道的定位打孔,该装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加工难度,但是并没有配套的钻孔装置,并且可装夹管径范围很小,装夹不够稳定,只能实现对心加工,对于一些特殊的偏心孔,以及较大型管道无法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道打孔机,包括机体、丝杠传动系统、支撑机构、装夹机构、底座。
所述的底座为机体装置、丝杠传动系统、支撑机构装置、装夹机构的安装平台。
所述机体包括:电机、齿条、齿轮、连接板、外壳、外壳底座、刀具夹头、 刀具、手轮、轴、轴套、圆螺母、把手、支撑梁,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支撑梁表面,齿条固定在连接板上面,并且和齿轮啮合形成齿轮齿条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轴的一端,连接板和外壳使用燕尾槽进行固定安装,外壳底部固定安装在外壳底座上面,外壳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刀具夹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面上面, 刀具的一头固定安装在刀具夹头的另一端,手轮的内孔套在轴的一端并且形成螺纹配合,轴固定安装在外壳上面,轴套套在轴上面,一端顶住手轮,另一端和外壳相接触,圆螺母套在轴上面,形成螺纹链接,其侧面和手轮的侧面精密贴合,和轴套共同对手轮进行轴向固定,把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外表面,支撑梁一个面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面,另一个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所述丝杠传动系统包括:丝杠左支撑、导轨、丝杠右支撑、丝杠、轴承、丝杠螺母、小手轮,所述的丝杠左支撑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面,导轨有两件,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丝杠左支撑和丝杠右支撑上面,并相对于丝杠对称安装,丝杠右支撑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面,丝杠的两端和轴承转动安装,并且穿过丝杠螺母,形成丝杠螺母副传动,轴承有两件分别固定安装在丝杠左支撑和丝杠右支撑内部,并且用于支撑丝杠,丝杠螺母有两件,严格相对于丝杠的中心面对称安装,通过内部两个通孔套在导轨上面,与丝杠配合进行轴向传动,小手轮与丝杠形成螺纹配合。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气缸座、气缸底座、活动V块、支撑机构0装夹机构、气缸、气缸头、销轴、圆柱销,所述的气缸座共有丝杠传动系统件,分别安装固定在底座上面,气缸底座通过销轴滑动安装,活动V块一端和气缸头转动安装,另一端和气缸座、气缸底座滑动安装,气缸的端部固定安装在气缸底座上面,气缸头的底部和气缸的另一头形成螺纹配合,顶部固定安装在圆柱销的中部,销轴有两件,分别和气缸座两凸台滑动安装,圆柱销有两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V块内部的两个圆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心怡,未经隋心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