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碳小车变矩启动及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4514.5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何涛;葛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A63H17/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启动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碳小车启动加力装置,包括U形支架、转轴、加力板、两个单向轴承、输出绕线筒、两个双向轴承、输入绕线筒、定滑轮和定滑轮安装轴;加力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单向轴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输出绕线筒通过一个双向轴承设置在转轴上,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单向轴承和输入绕线筒、加力板相连;转轴两端分别和U形支架相连;定滑轮安装轴平行于转轴设置,一端和加力板固连;定滑轮通过另一个双向转轴固定在定滑轮安装轴上,和输入绕线筒相对应。本发明便于安装、使用,可实现快速的启动力矩调节与砝码高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碳小车启动和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碳小车变矩启动及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一种利用一定质量的砝码拉至一定高度后所具有的重力势能作为能量驱动,按照预定要求路线运动的机械小车。砝码的重力势能通过能量转换机构、传动机构带动小车行驶。现有相关技术通常在无碳小车顶部装定滑轮。将砝码所受重力通过绳轮结构带动小车绕线轴旋转,再由绕线轴上齿轮带动转向结构驱动轮,使得小车能够按照要求轨迹行驶。此同类方法局限在于,为无碳小车启动和行驶两个过程提供的动力保持不变,使得设计时需按照小车所需启动的最小动力为下限进行,使得小车正常行驶时存在能量浪费。也有设计者采用其他结构为小车启动提供一个定力矩,不便于根据比赛场地和小车装配状况进行调节使得能量浪费,甚至影响小车启动效果,从而影响比赛结果。同时,砝码高度的调节对于小车本身调节状态有所影响,使得小车出发时的位置调节、与砝码高度调节要求同时满足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碳小车变矩启动及调节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碳小车变矩启动及调节装置,包括支架、转轴、加力板、第一单向轴承、输出绕线筒、第一双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输入绕线筒、定滑轮、第二双向轴承和定滑轮安装轴;
所述支架呈U字形,包含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第二侧板的底端垂直固连;所述底板和无碳小车固连;
所述输出绕线筒、输入绕线筒均呈圆筒状;
所述加力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单向轴承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
所述转轴一端和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固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加力板上的通孔、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第一双向轴承的内圈、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输入绕线筒后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固连,且转轴和加力板、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输入绕线筒均不接触;
所述第一单向轴承设置在所述加力板的安装孔内,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加力板的安装孔固连;
所述输出绕线筒通过所述第一双向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输出绕线筒的内壁和第一双向轴承的外圈固连、第一双向轴承的内圈和所述转轴固连;
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和所述输出绕线筒固连、外圈与所述加力板固连;
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和所述输出绕线筒固连、外圈和所述输入绕线筒固连;
所述第一单向轴承、输出绕线筒、第一双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输入绕线筒、转轴同轴,且第一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能够转动的方向相同;
所述定滑轮安装轴和转轴平行设置,一端和所述加力板固连;
所述定滑轮通过所述第二双向轴承安装在所述定滑轮安装轴上,和所述输入绕线筒相对应,使得无碳小车的砝码能够经由定滑轮拉动输入绕线筒转动;所述第二双向轴承的外圈和所述定滑轮的内壁固连、内圈和所述定滑轮安装轴固连;
所述加力板能够在所述支架内绕所述转轴转动,用于无碳小车的变矩启动与砝码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