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9296.6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军;潘俞安;邵春风;李白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H01M4/9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多孔碳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1)在含有水的混合溶剂中,将三嵌段共聚物F127、有机氮源、氯化镁以及高铁酸钾混合,加入琼脂糖混匀,冷却形成水凝胶,冷冻干燥,获得干凝胶;2)将干凝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所述碳化处理为将干凝胶于800~900℃碳化;或者所述碳化处理为将干凝胶进行一次碳化,酸处理,二次碳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获得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较多的缺陷位以及较高的氮掺杂量,具有优异的氧还原性能。本发明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作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孔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正面临着化石燃料枯竭,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洁净可再生能源以及高效的能量储存转化装置,以革新能源系统。超级电容器与燃料电池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能量储存转化装置。目前,造价高昂、寿命不足和效率低下等弊端极大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大范围推广。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阴极的常见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目前已经开发了很多适合于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剂,其中无金属的纳米碳材料因其优异的活性、高导电性和流动性、可调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简便的制备方法和经济可行性等优势而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但是现有的碳材料作为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剂时,其氧还原催化性能仍有待提高。同时富含缺陷的碳材料,即使在没有其他元素掺杂的情况下,仍具有优秀的氧还原反应活性,这说明缺陷位的适当增加对于氧还原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较好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应用。所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作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特别是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催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含有水的混合溶剂中,将三嵌段共聚物F127、有机氮源、氯化镁以及高铁酸钾混合,加入琼脂糖混匀,冷却形成水凝胶,冷冻干燥,获得干凝胶;
2)将干凝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氮掺杂多孔碳材料。
所述氯化镁为含结晶水或无结晶水的氯化镁;所述含结晶水的氯化镁为MgCl2·6H2O。
所述有机氮源为三聚氰胺(C3N3(NH2)3)。
所述混合溶剂为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5):1。
所述三嵌段共聚物F127、有机氮源与高铁酸钾的质量比为(1.4~1.6):(3~5):(1.95~3.9);所述高铁酸钾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1~2):1,优选为(1.2~1.7):1;所述三嵌段共聚物F127与琼脂糖的质量比为(1.4~1.6):(1.2~1.4)。
所述碳化处理为将干凝胶进行碳化;进一步地,所述碳化处理为将干凝胶进行一次碳化,酸处理,二次碳化。
所述一次碳化的温度为800~900℃。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次碳化是指将干凝胶依次进行低温处理,中温处理和高温处理;低温处理的温度为170~200℃,中温处理的温度为340~360℃,高温处理的温度为800~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充磁磁头水冷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