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5961.4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圆 式混凝 沉淀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区(1)、絮凝区(2)和沉淀区(3),所述混凝区(1)为圆筒状结构,其底部密封,絮凝区(2)和沉淀区(3)均为圆环状结构,二者设置在混凝区(1)外部,混凝区(1)处于圆环圆心处;在混凝区(1)中设置有搅拌器(101),搅拌器(101)设置有电机(102);所述混凝区(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03),在混凝区(1)顶部设置有导流孔(104);所述絮凝区(2)中固定设置有导流板(202),所述导流板(202)将絮凝区(2)分隔成第一絮凝区(201)、第二絮凝区(204);所述第一絮凝区(201)与混凝区(1)共壁,第二絮凝区(204)与沉淀区(3)共壁;所述沉淀区(3)中设置有斜管沉淀区(301),沉淀区(3)与第二絮凝区(204)相互连通,在沉淀区(3)底部设置有污泥斗(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2)一端通过弧形板与混凝区(1)外壁相连接,导流板(202)另一端通过挡板(203)与絮凝区外壁(20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与混凝区(1)圆形外壁之间夹角为15°,所述导流板(202)为六分之五圆弧,挡板(203)与絮凝区外壁(205)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外壁(205)底部留有缝隙,所述沉淀区(3)通过缝隙与第二絮凝区(204)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与混凝区(1)圆形外壁相切,所述搅拌器(101)的搅拌水流方向与切线进水方向为逆流流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为六分之五圆弧结构,另外六分之一圆弧为出水区(303);所述斜管沉淀区(301)由圆心角为60°的扇形模块组装而成,所述扇形模块设置有六个,其中五个对应沉淀区(3)的六分之五圆弧设置,另外一个扇形模块设置在出水区(303)中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301)采用斜管为正六边形管,斜管倾角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301)下方设置有缓冲区(302),所述污泥斗(304)设置在缓冲区(302)底部,污泥斗(304)为漏斗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外部设置有循环泵(305),所述循环泵(305)一端与缓冲区(302)相互连通,另一端与混凝区(1)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圆式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1)、絮凝区(2)分别设置有混凝剂加药管、絮凝剂加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9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