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4571.5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J1/12 | 分类号: | B61J1/12;B61J1/02;B61K7/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都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轮对 推送 转向 移动 系统 | ||
1.一种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移动机器人(1),分别放置在直线轨道上以及轨道转向部位,所述移动机器人(1)包括底盘(2)、设置在底盘(2)底端的动力装置(3)、设置在底盘(2)上并与底盘(2)旋转连接的挡杆组(4)、设置在底盘(2)上并与挡杆组(4)连接的锁紧装置(5)、设置在底盘(2)旁侧的刹车装置(6)、设置在底盘(2)顶端的顶升装置(7)以及设置在底盘(2)上的激光测距系统(8),所述激光测距系统(8)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动力装置(3)、挡杆组(4)、锁紧装置(5)、刹车装置(6)以及顶升装置(7)电连接;
所述挡杆组(4)包括设置在底盘(2)上并与底盘(2)滑动连接的多组第一基座(41)、设置在第一基座(41)内并与第一基座(41)旋转连接的第一阻挡杆(42)、设置在底盘(2)上的多组第二基座(43)、设置在第二基座(43)内并与第一阻挡杆(42)平行的第二阻挡杆(46)、分别与第一阻挡杆(42)以及第二阻挡杆(46)连接的第一挡杆电机(45)以及第二挡杆电机(44);
所述激光测距系统(8)包括设置在底盘(2)上的控制电缸(81)、设置在控制电缸(81)顶端的测距传感器(82)、设置在底盘(2)内并与测距传感器(82)电连接的控制器(83)以及设置在底盘(2)上并位于测距传感器(82)旁侧的非接触式传感器(84);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84)用于感应轮对后控制所述第一阻挡杆(42)升起,以实现转向前推送轮对前行以及转向时与第二阻挡杆(46)配合夹持车轴的作用;
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设置在底盘(2)底端的转弯电机(32)、设置在转弯电机(32)输出端的传动齿轮(31)以及设置在传动齿轮(31)上的轮毂电机(33);所述动力装置(3)用于旋转底盘以实现所述移动机器人(1)的转向从而带动轮对转向;
多组移动机器人(1)分别放置在直线轨道上以及轨道转向部位,直线轨道上的移动机器人(1)升起第一阻挡杆(42),将轮对推送运动后,轮对在惯性的作用下运动到轨道转向部位的移动机器人(1)的位置;
当该轮对需要转向时,转向机器人(1)升起第二阻挡杆(46)阻挡轮对,非接触式传感器(84)感应轮对后控制第一阻挡杆(42)升起,使第一阻挡杆(42)和第二阻挡杆(43)对轮对的轮轴进行夹持,然后通过顶升装置(7)顶起轮对并通过动力装置(3)旋转底盘,将轮对转移到其他轨道上去,实现轮对的转向;
当该轮对不需要转向时,轨道转向部位的移动机器人(1)就不启动转向程序,让其顺利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设置在底座上并与第一基座(41)连接的夹紧电缸(51)以及设置在夹紧电缸(51)与第一基座(41)之间的传动杆(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7)包括设置在底盘(2)上并位于第一阻挡杆(42)与第二阻挡杆(46)之间的顶升电缸(71)、设置在顶升电缸(71)输出端的顶升座(72)以及设置在顶升座(72)顶端的多组固定柄(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73)以顶升座(72)为中心径向均匀地分布在顶升座(72)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6)包括设置在底盘(2)底端的旋出电机(61)以及设置在旋出电机(61)输出端的刹车座(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车轮对推送及转向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座(62)包括设置在旋出电机(61)输出端的刹车基座(621)、设置在刹车基座(621)前端的多组刹车杆(623)、设置在刹车基座(621) 后端并与刹车基座(621)铰接的刹板(624)以及设置在刹车杆(623)与刹板(624)之间的传动组(6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45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