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及冷却液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3694.7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晴宇;王超;薛金辉;叶元鹏;孙玉波;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45304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舱环控 系统 冷却液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及冷却液回收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真空泵、回收装置、电磁阀Ⅰ、储液箱、电磁阀Ⅱ,真空泵与电磁阀Ⅱ通过管路连接;连接电磁阀Ⅲ的管路一端与储液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机上液冷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机载吊舱环控系统进行地面维护抽真空时,实现对吊舱环控系统挥发性氟碳冷却液的回收,极大地减少易挥发液体在负压状态下造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及冷却液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吊舱采用液冷散热,当采用氟碳化合物作为液冷介质时,由于氟碳冷却液价格昂贵,且往往易挥发,在对环控系统进行抽液再注液时,氟碳冷却液且会顺着真空泵的排气口流出,如果不对此进行回收,会造成浪费,需要一种装置对冷却液进行回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及冷却液回收方法,能实现对挥发性氟碳冷却液的回收。
发明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真空泵、回收装置、电磁阀Ⅰ、储液箱、电磁阀Ⅱ,真空泵与电磁阀Ⅱ通过管路连接;连接电磁阀Ⅲ的管路一端与储液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机上液冷系统。
优选的,电磁阀Ⅲ由两个方向相反的电磁阀串联而成。
优选的,回收装置为密闭的容器,在回收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滤网的过滤精度为1μm。
优选的,连接储液箱的管路均从储液箱顶部伸入且管路末端位于储液箱液面以上。
优选的,回收装置上流出和流入回收装置的管路接口分别位于回收装置底部和顶部。
优选的,回收装置上端还开设有通大气的口,该通大气的口处设置有滤网,防止空气对液体污染。
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方法,其过程如下:在进行抽液时,真空泵启动,电磁阀Ⅱ、电磁阀Ⅲ通电导通,对机上系统进行抽真空,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时,真空泵停止,电磁阀Ⅱ、电磁阀Ⅲ断电关闭;在进行抽液过程中挥发出的气态冷却液从真空泵排气孔排出,流入到回收装置中,并且在回收装置中快速冷凝为液体;在抽真空完毕后,启动真空泵、电磁阀Ⅰ和电磁阀Ⅱ继续抽20s,将回收装置中的液体再抽回储液箱中,将冷却液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优点:该装置在机载吊舱环控系统进行地面维护抽真空时,实现对吊舱环控系统挥发性氟碳冷却液的回收,极大地减少易挥发液体在负压状态下造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回收装置,3、电磁阀Ⅰ,4、储液箱,5、电磁阀Ⅱ,6、电磁阀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吊舱环控系统氟碳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真空泵1、回收装置2、电磁阀Ⅰ3、储液箱4、电磁阀Ⅱ5,真空泵1与电磁阀Ⅱ5通过管路连接;连接电磁阀Ⅲ6的管路一端与储液箱4连接,另一端连接机上液冷系统。
电磁阀Ⅲ6由两个方向相反的电磁阀串联而成,使电磁阀Ⅲ6两个方向均能保压。
回收装置2为密闭的容器,在回收装置2的出口处使液体流出回收装置2的管路接口,该管路连接电磁阀Ⅰ3设置有滤网。滤网的过滤精度为1μm,使得过滤后的液体颗粒污染度达到六级。回收装置2上流出和流入回收装置2的管路接口分别位于回收装置2底部和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