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9153.7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云永欢;余海东;章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359;G01N31/00;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便携式 红外 光谱仪 鱼片 新鲜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采集;
凯氏定氮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
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采集的光谱数据和测定的所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利用三步联用策略进行变量选择,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所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并根据所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大小评价鱼片新鲜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鱼片置于4℃下冷藏,在一段时间内,每天取若干鱼片进行光谱采集和理化分析;
步骤二,进行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参数设置,将步骤一冷藏的鱼片样本取若干个,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置于载物台上,以漫反射的形式采集光谱;
步骤三,将鱼片样品进行捣碎、搅匀,精确称取鱼片试样5.00g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45mL、0.6mol/L高氯酸,振摇,离心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5mL 30%的NaOH溶液,混匀,倒入消化管中;
步骤四,向消化管中加入3g氧化镁粉末和1.5mL的消泡剂,用半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蒸馏操作,同时做空白对照,用装有30mL、40g/L的硼酸溶液的锥形瓶盛装蒸馏液;
步骤五,蒸馏完毕,向蒸馏液中加入10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然后计算鱼片样品中TVB-N的含量;
步骤六,利用蒙特卡洛采样的异常值剔除算法剔除步骤二采集的光谱中的异常光谱;并在剔除结束后,再次采用蒙特卡洛采样的异常值剔除算法剔除初次剔除后的光谱中的异常光谱数据;
步骤七,采用SM-D1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利用三步联用策略进行变量选择;
步骤八,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光谱数据和测定的TVB-N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预测TVB-N值,并根据TVB-N值的大小评价鱼片新鲜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采集光谱包括:
每次采集光谱前,先用酒精擦拭积分球周围;
在每个样本的正反面分别采集一条光谱,取采集光谱的平均值待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离心在3000rpm条件下离心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凯氏定氮仪参数设置:吸收液为30mL,40g/L的硼酸,蒸馏时间为5min,加碱量为0mL,蒸馏水为0mL,淋洗水量10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TVB-N的含量计算公式为:
Vt表示滴定时样品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Vb表示滴定时空白实验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c表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m表示式样质量,单位为g;14表示滴定1m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相当于氮的质量,单位为g/mol;100表示计算换算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三步联用策略包括:
iPLS-VIP-GA方法,iPLS-VIP-IRIV方法,iPLS-mVCPA-GA方法和iPLS-mVCPA-IRIV方法联合进行变量选择。
8.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的近红外光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1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