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6096.7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王雪峰;李建国;金其虎;刘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G01V1/22;G01V1/52;G02B6/44;G01D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套管 光缆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与装置。该保护方法包括:选择直径大于光缆直径的钢丝绳,将钢丝绳固定在光缆的一侧或两侧,完成对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保护方法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两根并列布设的钢丝绳;当所述保护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光缆和钢丝绳并列布设在套管外侧,所述光缆位于所述钢丝绳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及装置不增加套管整体外径、能够保证对套管接箍位置光缆的保护,降低保护成本、提高光缆布设的效率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光纤传感井中地球物理领域中套管外光缆下井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井中地球物理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井中地球物理新技术。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acoustic sensing,简称DAS)的不断进步,DAS在边界安防、油气管道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工程隧道桥梁监测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布式光纤传感井中地震、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油田温度压力应力应变长期监测,油田动态监测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光纤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就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井中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需要借助井下布设光缆来传感测量井中地球物理参数。
光缆随套管下井过程中,会与套管外壁、井壁较为坚硬的岩层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相对摩擦、磕碰、挤压,造成光缆的损坏,尤其是在套管与套管续接的接箍位置,由于套管接箍的外径相对套管本身外径较大,在变径的位置更容易与井壁岩层直接磕碰,在光缆随套管下放的过程中造成光缆的挤压变形甚至断裂。所以,常规的套管外光缆下井需要在套管接箍位置安装额外的保护装置对光缆进行保护,避免光缆在套管接箍位置与地层发生磕碰挤压造成光缆损坏。
套管接箍位置光缆保护装置一般固定在套管接箍位置,即套管与套管接箍变径的直角位置,将光缆与套管接箍变径位置接触部位保护起来,避免井壁岩石对光缆与套管接箍位置的磕碰,从而达到在套管接箍位置保护光缆的目的,但在除接箍以外套管部分,起不到对光缆的任何保护作用。同时这种装置属于套管外部定制加工构件,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布设效率低,占用井下作业时间较长,还会有掉落井中风险。
保护装置设计需要符合井下后续作业标准,即要起到保护光缆的作用,尺寸又要合适,保证套管顺利下井,又不影响固井水泥返高,接箍位置是套管直径最大的位置,加装保护装置必然会增大套管整体构件的外径,考虑到钻头尺寸的余量,增大钻头直径,降低钻井效率。
传统的保护装置最初都是为大直径电缆设计,而普通光缆不像传统电缆,直径可以做到很小,最小可达2-4mm,而且普通光缆相对于定制光缆和铠装光缆成本很低,实际光缆布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普通通信光缆较小直径的特点,设计适应普通光缆套管外布设的方法,以提高布设效率,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井段的保护能力,提高布设成功率。
光缆下井的保护方法和装置,应该既能保证接箍位置对光缆的保护功能,又实现对光缆的全井段保护能力,同时能适合普通低成本光缆,降低保护光缆的成本,提高光缆布设的效率速度,满足工程现场的需求,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与装置。该保护方法以直径大于光缆的钢丝绳保护光缆,不增加套管整体外径、能够保证对套管接箍位置光缆的保护,降低保护成本、提高光缆布设的效率和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方法,该保护方法包括:选择直径大于光缆直径的钢丝绳,将钢丝绳固定在光缆的一侧或两侧,完成对油井套管外光缆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