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棚把手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4642.3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史泰克·沃尔克;梅斯特·马丁;本杰明·弥尔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雄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钱扬保 |
| 地址: | 德国特林根州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顶棚 把手 | ||
1.用于车辆的顶棚把手,具有能够安置于车辆顶棚的承载架(10、20、30、40、50),其上可枢转地安装有把手本体(1),以使把手本体(1)在握持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是可枢转的,在握持位置使用者将基本向下指向的负重力施加在把手本体(1)上,在起始位置把手本体(1)被弹簧枢转至相对于车辆顶棚的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架(10、20、30、40、50)上设置有碰撞保护,在与把手本体(1)相关的碰撞情况下把手本体(1)通过该碰撞保护能够朝向承载架(10、20、30、4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当用于撞击保护的触发力被施加时,处于握持位置的把手本体(1)保持在承载架(10、20、30、40、50)上,向下指向,当用于撞击保护的触发力向上朝向承载架(10、20、30、40、50)被施加时,把手本体(1)朝向承载架(10、20、30、40、5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用于撞击保护的触发力对应于20kg与120kg之间的负重力。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承载架(10、20、30、40、50)包括塑料模制体(11、21、31、41、51),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金属插件(12、22、32、42、52),把手本体(1)均通过支承件(3)保持在金属插件(12、22、32、42、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撞击保护通过模制体(11)上的可弯折或可分开的板片(14)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撞击保护由金属插件(22、32、42)形成,当超过释放力时其相对于模制体(11、21、31)是可移位的或可枢转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插件(32)由弯折成U形的金属板片形成,其在两肢上具有向外弯折的突伸(36)。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模制体(31)形成止挡(37),用于插件(32)的向下运动,插件(32)保持在模制体(31)上以能够向上移位。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撞击保护包括可弯折的插件(22),用于把手本体(1)的支承件(3)保持在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可弯折的插件(22)具有弯折成大致Z形的金属板片。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本体(1)通过支承件(3)保持在承载架(10)上,当超过释放力时支承件(3)相对于承载架(10、20、30、40、50)是可移位的。
1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承载架(50)具有塑料模制体(51),模制体(51)具有置留结构(54),置留结构(54)具有置留板片(56),当向下指向的负重力施加至把手本体(1)时置留板片(56)被加载而张紧,当向上指向的力施加至把手本体(1)时置留板片(56)被加载而压缩,当施加压缩负载时置留板片(56)能够被弯折以使把手本体(1)相对于模制体(51)移动。
1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承载架(40)具有用于安置把手本体(1)的支承件(3)的插件(42),其设计成弯折的板簧。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顶棚把手,其特征在于,承载架(30)具有用于安置把手本体(1)的支承件(3)的插件(32),当达到释放力时其作用于补偿性吸收元件(3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雄公司,未经英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6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测设备、开关设备、电供给系统、探测方法和方法
- 下一篇:芯片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