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3189.4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延;李治;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45/00 | 分类号: | C10G45/00;C10G47/00;C10G49/00;C10G65/02;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燃料油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及其装置,涉及船用燃料油的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氢气和油浆在加氢处理前进行微气泡处理,将毫米级大粒径氢气气泡破碎成微米或纳米级,氢气与油浆的气液相界面积增加几十到几百倍,显著提高气液传质面积、传质效率以及氢气在油浆中的气含率,将传统的依靠提高压力增加氢气在油浆中的溶解度优化为微气泡构成的相界面溶解为主,从而降低反应压力和循环比,增强加氢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燃料油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据IMO等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船燃消费量在2.8亿吨左右,预计2020年全球船燃消费量将达到3.2亿吨,其中低硫油需求量在1.35亿吨左右,供应缺口在40%左右。另一方面,2019年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达到8.9亿吨,随着炼油能力重回增长轨道,2020年我国炼油能力至少过剩2亿吨。利用微气泡液相加氢技术,将炼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硫、氮、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催化柴油与密度大、粘度高、催化剂固体颗粒含量高的催化油浆转化为低硫船燃,抢占低硫船燃市场,是化解炼油产能过剩、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CN102888244A公开了一种船舶燃料油生产方法,该方法将催化油浆加热后经与精密过滤设备过滤脱除油浆中的微小催化剂颗粒,再经与氢气混合后加热,将混合物与渣油加氢精制、馏分油加氢精制、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加氢催化混合物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经过油气分离,分馏得到尾油馏分,将尾油馏分按照不同比例与减压渣油混合,得到成品。该方法需要经过加氢裂化反应,氢气的消耗量大。
CN110205160A公开了一种基于催化裂化油浆脱固加氢制备船用燃料油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将催化油浆与稀释剂混合、分离脱渣后蒸馏得到脱固油浆,然后催化加氢制备船燃调和组分。该方法需要添加甲苯或石油醚溶剂,生产成本高。
CN110872533A公开了一种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催化油浆按5-15%比例调和形成船燃。催化油浆加入比例低。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其包括:将氢气和油浆在加氢处理前进行微气泡处理。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装置,其用于施用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微气泡发生器,以及一个或个多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对应设置的加氢反应器;
每个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均具有用于接收油浆的液相入口以及用于接收氢气的气相入口,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反应物出口与对应的所述加氢反应器相通;
所述加氢反应器具有用于与分离系统或后续的微气泡发生器的液相入口相通的反应物出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方法,其包括将氢气和油浆在加氢处理前进行微气泡处理,将毫米级大粒径氢气气泡破碎成微米或纳米级,氢气与油浆的气液相界面积增加几十到几百倍,显著提高气液传质面积、传质效率以及氢气在油浆中的气含率,将传统的依靠提高压力增加氢气在油浆中的溶解度优化为微气泡构成的相界面溶解为主,从而降低反应压力和循环比,增强加氢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背包式渡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