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模快换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刹车片热粘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2433.5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忠民;路和平;李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9/04 | 分类号: | F16D69/04;B30B15/02;B30B15/00;F16F15/02;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模快换 结构 包含 刹车片 热粘机 | ||
1.一种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直线驱动装置、下模固定部、上模固定部和至少两个连杆;
所述架体的下部设置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上侧设置有下模位,所述架体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座;
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移动驱动端向下伸出;
所述下模固定部包括:下固定板、至少两个下压紧杆和与所述下压紧杆数量相匹配的下压簧;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定位板的下侧;所述至少两个下压紧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板上,且上端穿过所述下定位板上的通孔与可将下模压紧在所述下模位上的下压片相连接;所述下压簧分别套装在所述下压紧杆上且两端分别抵紧在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下定位板上;
所述上模固定部包括:上定位板、上固定板、限位杆、至少两个上压紧杆和与所述上压紧杆数量相匹配的上压簧;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下侧,且下端向下伸出;所述上定位板通过减震结构安装在所述移动驱动端;所述上定位板下侧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位相对的上模位;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定位板和移动驱动端之间,且其上设置有减震结构避让孔和限位杆止挡部;所述至少两个上压紧杆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上,且下端穿过所述上定位板上的通孔与可将上模压紧在所述上模位上的上压片相连接;所述上压簧套装在所述上压紧杆上且两端分别抵紧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上定位板上;
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定位板上的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下固定板相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定位板上的第二导向通孔与限位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快换结构还包括可以对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移动驱动端伸出长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和可以根据所述传感器组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动作的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快换结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下模位的下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感应杆;所述第一传感器固装在固定座的前侧;所述感应杆安装在所述上定位板上,所述感应杆的上端穿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感应杆通孔后伸出至所述固定座上方,所述感应杆上设置有一能够在移动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固装在所述第一传感器下方的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固装在所述第二传感器下方的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移动并可对应接受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发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杆通孔内设置有导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端的下端安装有顶座,所述减震结构的上端安装在所述顶座上,所述减震结构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上定位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连接体,所述减震连接体包括杆体和套装在所述杆体上的至少一个减震体,所述杆体的两端穿过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第一安装孔和设置在所述上定位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分别与第一止挡体和第二止挡体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震结构的四周,所述下压紧杆和/或所述上压紧杆为四个,且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位和/或所述上模位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柱相连接。
10.一种刹车片热粘机,包括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模快换结构,所述上加热板安装在所述上定位板下部,所述上模位设置在所述上加热板的下侧,所述下加热板安装在所述下定位板上部,所述下模位设置在所述下加热板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4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浸矿方法
- 下一篇:水基喷涂油墨以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