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仪器伪指令机制的航天自动化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40639.4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鲍建安;曹石超;刘波锋;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仪器 指令 机制 航天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仪器伪指令机制的航天自动化测试方法,针对某一类型的仪器,将其每一功能单元封装为一条伪指令,而对于具体型号的仪器,ATS系统管理员需在添加或管理时指定其所属仪器类型的每条伪指令对应的真实指令码。基于这种机制,上层测试业务程序只需要指定所需测试仪器类型和伪指令的发送逻辑,对应真实指令交给用户来编辑和复用,这种自动化测试方法能够提高航天领域ATS对测试仪器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面向航天领域,适用于卫星及其他航天产品硬件级联测试软件,是以一种虚拟仪器通用指令机制为基础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领域的产品测试工作离不开各种测试测量仪器的支撑,因而对于仪器的测控成为自动化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ing Systems,ATS)的重要基础。21世纪初兴起的虚拟仪器技术在硬件中嵌入遵循特定接口规范的通信模块,使用计算机连接并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完成所需要的测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效率。根据虚拟仪器技术标准,航天领域的测试仪器可分为两大分支:一类是遵循IVI(Interchangeable VirtualInstruments,可互换虚拟仪器)规范,且能适用VISA(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Architecture,虚拟仪器软件结构框架)库API进行程控的测试仪器,本发明称之为标准仪器;另一类是为了完成特定航天测控任务,使用自定通信协议的测试仪器,此类仪器一般是研究所内或其它合作厂家研发的,本发明称之为非标(准)仪器,或自研仪器。每一分支下的测试仪器又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例如频谱分析仪、频率计等,紧接着每一种类还包含多种型号,例如频谱分析仪的AgilentE4440、RSA6114A等,形成“分支-类型-型号”的树状关系。
目前航天领域数量庞大的专用ATS大多只适用于标准仪器或自研仪器分支下指定的仪器类型下特定的一种或几种型号,由于不同型号测试仪器所适用的指令不同等原因,每当有需要不同型号测试仪器的新的测试任务出现,往往需要重新设计、开发新一套的ATS。随着航天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其研制周期不断缩短,显然留给测试的时间也被减少,上述的“一型一套”的ATS通用性差、可扩展性几乎为零、现用需现开发、频繁消耗人力财力,已经难以满足年年增长的航天测试工作要求,航天领域内的ATS朝着通用化、可移植、易扩展的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也是迄今为止的一个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伪指令机制的航天自动化测试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伪指令机制的航天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对于某一类型的仪器,制定一套伪指令模板
伪指令方法定义,一条伪指令是某一项能够由独立指令动作完成的仪器测试功能的映射,由伪指令名称PI、真实指令码RI和备注说明3部分组成;PI是这项功能的唯一简化名称;RI是当前型号仪器完成PI代表的测试功能所用的、能够预留出参数位置的真实指令,可以为空;备注说明是针对这条伪指令的酌情描述;
伪指令模板是某类型仪器的伪指令的集合,为该类型下所有型号仪器共用,各型号伪指令集在生成时与伪指令模板完全一致,但PI部分不可修改,仅能与模板同步进行整条伪指令的增删,RI部分则可以动态编辑;
伪指令模板是该类型下所有型号仪器能够完成的测试功能的并集的映射,但在最初制定时,把该类型仪器常用测试功能集映射为伪指令模板,其中RI可以为常用型号的指令码,也可以为空;
步骤2:编辑ATS库中具体仪器型号所属类型的伪指令对应的真实指令码
伪指令方法规定ATS采用“分支-类型-型号”的树状关系管理虚拟仪器库,并建议持久层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来存取伪指令信息;库中具体型号的仪器需由用户编辑其所属仪器类型的每条PI对应的RI,需要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画自动生成算法
- 下一篇:一种卡板及卡板的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