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车大造胶囊有效成分检测用混匀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8257.8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德;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7/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车大造 胶囊 有效成分 检测 用混匀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车大造胶囊有效成分检测用混匀设备,涉及河车大造胶囊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下料板,箱体内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位于两个下料板之间。本发明中,将物料放入箱体内,箱体内由两个下料板划分为第一搅拌腔、第二搅拌腔和第三搅拌腔,通过划分三个搅拌腔能够收物料分散开进行混均,能够使混均的更加均匀,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凸轮的转动,通过滚球带动搅拌杆往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相反移动,带动两个铲板在箱体内底部移动,然后通过将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铲板和连接杆以及搅拌杆返回,在此循环运动过程中,搅拌杆能够的上下移动能够对物料进行混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车大造胶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车大造胶囊有效成分检测用混匀设备。
背景技术
河车大造胶囊,中成药名。由紫河车(人体胎盘)、熟地黄、龟甲(制)、天冬、麦冬、杜仲(盐炒)、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组成。具有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的功效。用于肺肾两亏所致的虚劳咳嗽,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
河车大造胶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均设备,但现有的混均设备搅拌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车大造胶囊有效成分检测用混匀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车大造胶囊有效成分检测用混匀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下料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两个下料板之间,所述搅拌杆的底端伸入箱体内设置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铰接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体的一端均铰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铲板,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伸出箱体外并转动设置有滚球,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滚球相适配的凸轮,将物料放入箱体内,箱体内由两个下料板划分为第一搅拌腔、第二搅拌腔和第三搅拌腔,通过划分三个搅拌腔能够收物料分散开进行混均,能够使混均的更加均匀,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凸轮的转动,通过滚球带动搅拌杆往下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相反移动,带动两个铲板在箱体内底部移动,然后通过将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铲板和连接杆以及搅拌杆返回,在此循环运动过程中,搅拌杆能够的上下移动能够对物料进行混均,而两个连接杆上也设置有搅拌叶,连接杆的斜向运动也能够对物料进行混均,铲板在箱体内底部移动不仅能对物料混均,而且能够对积累在箱体内底部的物料进行铲除,防止长时间积累在底部成块,造成损失,能够对第二搅拌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转筒,且转筒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箱体和下料板上,所述转筒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铲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所述转筒上还设置有搅拌叶,由于铲板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滑杆在凹槽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转筒一直转动,通过搅拌叶能够实现对第一搅拌腔以及第三搅拌腔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铲板包括两个铲片,两个铲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铲片的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滑杆相连接,通过铲板由铲片和第一弹簧组成,铲板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液体的压力作用,能够使两个铲片在弹簧作用下一直抖动,防止物料粘在铲片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位于转筒外表面构成斜向环槽,所述斜向环槽轴心与转筒轴心重合且斜向环槽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铲片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水孔和凸体,通过将铲片上设置有通水孔和凸体,液体经过通水孔时,能够起到混均作用,而液体撞击到凸体上时,凸体对物料产生力,使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够让物料混均的更加均匀。
优选的,两个所述铲板与箱体内底部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8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