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饮业用油水分离回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1618.6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双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C02F1/40;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业 油水 分离 回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饮业用油水分离回收设备,包括隔油罐、进料箱、排放槽,隔油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进料箱、排放槽连接,在高度位置上,进料箱高于隔油罐,隔油罐高于排放槽。隔油罐包括罐体、芯管、过滤层,罐体内下部设置过滤层,过滤层将罐体内分隔为油水腔和进水腔,油水腔上部侧面设有排油口、油水腔顶部设置放气口;芯管从上往下插入罐体,芯管下端位于进水腔内,芯管顶部通过分别连接下水管和虹吸管,下水管另一端连接进料箱,虹吸管另一端连接至排放槽,虹吸管的最高点低于进料箱底部、高于排油口;油水分离回收设备还包括破空管,破空管一端插入罐体内、另一端折弯后连接在虹吸管最高点,破空管的最高点高于虹吸管最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餐饮业用油水分离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宾馆、酒店、食堂的规模日益扩大,数量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餐饮污水量越来越大。餐饮污水并不能直接排放往市政污水管路,虽然国家尚未给出具体的行业排放标准,现在只是使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一切排污单位,污水中动植物油的排放量不得高于100mg/L。
目前,传统上,餐饮污水的除油大多采用隔油池,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油与水的比重不同,在一定的停留时间下,污水中的油脂借助浮力自然上升,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但传统隔油池存在如下明显缺点: 油水分离效果差;需要进行土建,不仅麻烦,而且占地,环境卫生受影响(地沟油大多就是从一些设计不正规、环境条件差的隔油池内收集起来的),管道堵塞清理不便,使用及维护成本较大。
市面上,开始出现了隔油器用于油水分离,例如“CN201621174515.4一种隔油器透视排油装置”即公开了隔油器的基本结构,隔油器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设置位置不受限制,无土建,不锈钢制成,防锈防蚀性能好,卫生条件改善。但其工作原理相对于隔油池并没有太大进步,都是简单的静置分层,污水需要水泵进行泵送,原始污水中的残渣需要手动打开进水腔的排放阀进行排出,即使有一些专利中提及排放阀使用的电磁阀等自动阀,但其并无法真实检测进水腔内残渣量,其“自动”要么仅仅是指人通过开关去操作阀门,要么是设定为定期开启,其自动化并不能根据进水腔内的残渣量来进行启闭;另外,现有的隔油器,油水分离仓也会有一些残渣进入,所以使用一定周期后需要将装置放空并使用水流清洗内部空间。
餐饮污水的处理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两方面来讲都十分重要,需要一种更方便、更节能、处理效果更好的除油设备装置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饮业用油水分离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饮业用油水分离回收设备,包括隔油罐、进料箱、排放槽,隔油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进料箱、排放槽连接,在高度位置上,进料箱高于隔油罐,隔油罐高于排放槽。
从厨房排放过来的含油污水被导入进料箱内,可以是由一根管道直接连接到厨房排水管,也可以是人工倾倒,含油污水已经在厨房经历了粗过滤,将一些大型杂物去除了,只留有一些较为细小的残渣,本装置就用于处理带有细碎残渣的含油污水,由于油水不相容,而且油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只需要提供给污水一个场所让它流动缓慢,就能使其静置分层,隔油罐就是油水分离的静置位置,隔油罐较大,从进料箱流入隔油罐内的污水在隔油罐内流动缓慢,所以油上浮,在隔油罐的上部以溢出的形式排出油液,而水和残渣则从另一处通道离开隔油罐排往排放槽,达到油水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隔油罐包括罐体、芯管、过滤层,罐体内下部设置过滤层,过滤层将罐体内分隔为位于上部的油水腔和位于下部的进水腔,油水腔上部侧面设有排油口、油水腔顶部设置放气口连接外界大气;罐体下设置底座,
芯管从上往下插入罐体内,芯管下端穿过过滤层位于进水腔内,芯管顶部通过三通分别连接下水管和虹吸管,下水管另一端连接进料箱,虹吸管另一端连接至排放槽,虹吸管的最高点低于进料箱底部、高于排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双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双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