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1476.3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臣;张新潮;孔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暖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供热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控制平台、信号收发器、温度控制器、电动阀门及室外温度采集器。所述上位机控制平台有专业的控制软件,通过信号收发器采集各温度控制器和室外温度采集器信息,检测、控制各节点的温度控制器,管理电动阀门工作。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的热力资源条件下,有效的调节热力用户间温度差,使同一换热站范围内热力用户达到温度均衡,从而杜绝传统热力的近热远冷的弊病,降低过余供热产生的大量能源浪费,达到集中供热末端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有的集中供热面积已经超过了100亿平米,其中住宅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已经超过了60亿平米。根据节能减排需求和智能化的发展,很多地区也提出和实施智能化热网管理和智慧热网管理等方案,这些供热智能管理技术都停留在热源厂和换热站之间的管理调度上。现有的技术方案只能解决大范围或者区域性的流量、热量、温度、补水方面的问题,没有细致到户的管理措施。这样区域性的热力失衡就会存在,为了保证最不利末端的供热质量,就存在大量的过余供热,降低了热力用户的舒适感,增加了不必要的热力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集中供热户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控制单元、信号收发单元、温度控制单元、电动阀门单元和室外温度采集单元;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用于计算并制定控制程序,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用于采集各控制器和采集器的信息;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所述电动阀门单元用于控制热力用户的总进、出户管道的开合度;所述室外温度采集单元用于对室外温度的数据采集;
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含有PC机和专业的控制软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采用通讯线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之间采用电力载波通讯方式进行信息和指令的传输,所述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在同一配电变压器范围内不受数量与距离影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包括进程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和报警管理模块;所述进程管理模块用于监视并且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EVENT),当某个事件发生时,按照规定的时序,起动相应的任务,以便完成过程控制的相应功能;所述通信管理模块用于与PLC和人机界面之间的通讯,协议包括TCP/IP,DECNET等;所述报警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并且存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的操作步骤如下:
A1、DCL命令;
A2、进入和退出系统;
A3、显示工作环境;
A4、查看子目录;
A5、查看和新建文件;
A6、新建/删除目录文件;
A7、文件的复制和删除操作;
A8、文件备份;
A9、设置网络;
A10、新建/修改帐户;
A11、命令过程;
A12、显示轧线跟踪状况;
A13、停止和重启进程;
A14、系统生成;
A15、将上位机程序(报表)拷贝到PC机并打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将传感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暖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暖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