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残料烛式过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2519.1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科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54 | 分类号: | B01D29/54;B01D29/76;B01D29/96;B01D29/68;B01D29/92;B01D29/9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残料烛式 过滤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过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残料烛式过滤系统,包括滤罐主体、物料罐和清液罐,所述滤罐主体的底端为过滤器底锥,所述过滤器底锥的底端连通有上部蝶阀,所述上部蝶阀的底端连通有直段管道,所述直段管道中嵌合连接有底部辅助滤芯,所述直段管道的底端连通有下部蝶阀,所述下部蝶阀连通排渣管,所述滤罐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物料罐,所述物料罐的底端连通有物料泵,所述物料泵的出口通过进料阀管连通所述过滤器底锥的内腔。本发明在过滤器底锥和排渣阀之间增加直段管道,直段管道中嵌合的底部辅助滤芯将剩余残液过滤干净后再打开下部蝶阀,从而更好的排出渣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残料烛式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烛式过滤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安全、高效、无污染的新型过滤方式,烛式过滤器具有高效节能、密闭高精、维护简便、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塑料、电镀、化工、陶瓷、制药、制糖等工业的固液分离过滤;烛式过滤已逐渐取代压滤式和袋式过滤成为主流的过滤方式,其中过滤介质的多次反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过滤耗材;筒体密闭牢固保证了生产过程无泄漏;微电脑自动化全程控制,不仅较好的保持了企业生产的持续性,而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工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事故的风险;过滤器的筒体里配置1至多根滤芯,滤芯上套有根据原料液特性选择的专用滤布,当液体经过滤布时会在滤布表面逐步集聚液体中的固体物质当这些固体物质达到一定厚度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滤饼层”,由于滤饼层微粒之间的空隙很小,阻留了液体中颗粒杂质的逃逸,这样就使滤液变清,达到生产所需的过滤效果;当正常过滤一段时间后,滤饼层超过一定厚度,滤液通过滤饼层的速率降低,过滤效率变差,就需要清除滤饼层上的渣液。
目前的烛式过滤系统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烛式过滤系统每次过滤后会有一定的剩余残液过滤不掉,只能每次回流至原料罐,然后打开底部蝶阀卸渣。
2、目前的烛式过滤系统不能对滤罐主体内部主滤芯附着的干料进行快捷有效的清除。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残料烛式过滤系统,解决了目前的烛式过滤系统每次过滤后会有一定的剩余残液过滤不掉,只能每次回流至原料罐,然后打开底部蝶阀卸渣,以及不能对滤罐主体内部主滤芯附着的干料进行快捷有效的清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残料烛式过滤系统,包括滤罐主体、物料罐和清液罐,所述滤罐主体的底端为过滤器底锥,所述过滤器底锥的底端连通有上部蝶阀,所述上部蝶阀的底端连通有直段管道,所述直段管道中嵌合连接有底部辅助滤芯,所述直段管道的底端连通有下部蝶阀,所述下部蝶阀连通排渣管,所述滤罐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物料罐,所述物料罐的底端连通有物料泵,所述物料泵的出口通过进料阀管连通所述过滤器底锥的内腔,所述滤罐主体的内腔排列固定有若干层主滤芯,所述滤罐主体的顶端连通有三根出液管,三根所述出液管汇流至主输送管道,所述主输送管道的一端通过手动反吹口连通高压气源,所述主输送管道的另一端通过集液管出口连通清液出口,所述清液出口通过管道和流量计连通至所述清液罐,所述主输送管道的底侧连通有反吹管道,所述反吹管道连通所述直段管道的内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气源通过正吹口连通滤罐主体内腔中部的一侧,所述滤罐主体内腔中部的另一侧连通有压力表口电接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吹口与所述物料罐的顶端之间连通有放空口,所述物料罐的顶端通过导管和循环回流阀连通至所述集液管出口和清液出口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输送管道的底端连通有反洗液管口,所述主输送管道的底端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直段管道的内腔。
作为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料罐和所述清液罐的顶端均连通安装有气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科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科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包覆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压可调且稳定输出的引流瓶





